第436章釀酒
陽光明媚的午後,葉明正蹲在自家院子的一角,全神貫注地搗鼓著那堆看上去破舊不堪、鏽跡斑斑的銅鐵物件兒。
一旁的福伯則揣著手,滿臉愁容地看著他,不住地搖頭歎氣:“少爺啊,您都這樣折騰整整三天啦!光是買那些銅管子,可就足足花去了二十兩白花花的銀子!這錢都夠買兩頭壯實的牛犢子了!”
然而,對於福伯的擔憂和抱怨,葉明卻仿若未聞。隻見他小心翼翼地將一根彎彎曲曲、形狀怪異的銅管慢慢地插進一個略顯粗糙的陶罐裡,然後抬起頭來,臉上洋溢著自信滿滿的笑容對福伯說道。
“嘿嘿,福伯,您就等著瞧好吧!我跟您講,這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兒,它可是有著神奇的魔力呢,可以把咱們家那酸溜溜的劣酒變成金燦燦的寶貝哦!”
說完,他還得意洋洋地伸手拍了拍剛剛搭建完成的那個簡易木頭架子。這個木架的頂端懸掛著一口帶著把手的大鐵鍋,而鍋底下方的灶膛裡,熊熊燃燒的鬆木柴不時發出劈裡啪啦的聲響,火星四濺。
就在這時,李天寶手裡拎著一個濕漉漉、圓鼓鼓的豬尿泡,一路小跑著進了院子。
他一邊捏著鼻子,一邊扯著嗓子喊道:“少爺,按照您之前吩咐的,我已經熬了滿滿三大鍋啦!這東西煮出來的膠水黏性可強了,感覺都能牢牢地粘住人的鞋底咯!”
聽到這話,福伯好奇地湊上前去想要看個究竟,誰知剛一靠近便聞到一股濃烈刺鼻的腥臭味兒,頓時胃裡一陣翻江倒海,險些當場嘔吐出來。
他皺著眉頭,一臉嫌棄地嚷嚷道:“哎呀,這麼腥臭難聞的玩意兒,要是塗抹到罐子裡去,就算真能把酒給蒸熟了,那這酒還能下得了口嗎?”
“您老儘管放寬心就是!”隻見葉明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勺濃稠的膠水,穩穩當當地將其塗抹在那陶罐的裂縫之上,邊塗還邊自信滿滿地說道:“隻要等這酒氣往上一衝啊,什麼異味可都能被遮蓋得嚴嚴實實的呢。而且我跟您說呀,這膠水可比那糯米漿要堅固多咯,就算是拿去蒸煮個十個時辰,也絕對不會有絲毫漏氣的情況出現!”
就在這時,一旁的李天寶滿臉疑惑地湊過來,手中握著一根燒火棍,輕輕地捅了捅盤放在水桶之中的那根銅管,不解地問道。
“少爺,這銅管子怎麼非要繞成這般麻花狀不可呀?要是直接做成筆直的,豈不是更省事兒些麼?”
聽到這話,葉明不禁微微一笑,然後耐心地解釋道:“天寶,你想想看,大冬天的時候咱們對著窗戶嗬氣,是不是會看到那霧氣瞬間凝結成小水珠呀?其實這道理都是相通的。”
“”這酒氣遇到寒冷之後就會轉變成水滴,而這管子繞得越長,被涼水浸泡著的部位自然也就越多啦。如此一來,能夠凝結出來的酒水可不就變得源源不斷了嘛!”
福伯眉頭緊鎖,手指不停地扒拉著那老舊的算盤珠子,嘴裡念念有詞,滿臉憂愁地說道:“光是這堆家什啊,竟然就花費了整整五十三兩八錢銀子,真不知道得賣出多少酒才能回本喲……”
他一邊歎氣,一邊搖頭,仿佛眼前這些算盤珠子已經變成了沉重的負擔,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站在一旁的葉明見狀,連忙湊上前去,笑嘻嘻地安慰道:“福伯,您彆急嘛,咱們可以好好算算呀!”
說罷,便伸出手開始掰起自己的手指頭,認真地計算起來:“您瞧,一壇酸酒能賣到三十文錢呢,而每一壇酸酒經過蒸餾後,可以產出足足三斤的好酒。這好酒我們可以按照每斤一百文的價格出售,這樣一來,刨去購買柴火所需要花費的成本,每壇酸酒就能淨賺到兩百七十文啦!”
正說著,葉明突然像是變戲法一般,從懷中迅速掏出一個帶著刻度的竹筒。
隻見那竹筒做工精細,上麵的刻度清晰可見。他得意洋洋地舉著竹筒向眾人展示,並解釋道:“大家快看,這個可是我專門製作的量杯哦!每一道線代表著一兩,等到勾兌酒水的時候可就派上大用場啦!”
聽到“勾兌”這個陌生的詞彙,李天寶頓時瞪大了眼睛,好奇地撓著頭問道:“哎呀,少爺,這‘勾兌’到底是啥意思啊?俺咋從來沒聽說過呢?”
葉明嘿嘿一笑,耐心地解釋道:“天寶,這勾兌啊,其實很簡單。就是將不同鍋裡蒸出來的酒摻和在一起賣。”
“比如說吧,頭一鍋蒸出來的酒味道太過濃烈,喝起來容易讓人上頭;第二鍋的酒則勁道不足,顯得有些沒勁;至於第三鍋的酒呢,則略帶苦味。所以啊,我們就得按照一定的比例,把頭鍋、二鍋和三鍋的酒摻和到一塊兒,這樣調配出來的酒口感才會更加醇厚、柔和,也更容易受到顧客們的喜愛。”
說著,他還動手將擺在地上的三個酒壇依次排列整齊,以便更形象地給大家講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福伯一臉驚訝地盯著銅管接口,伸出手指著它說道:“哎呀,你們快看呐!這螺紋怎麼還分成左右兩邊呢?我剛才試著往左擰的時候感覺越來越緊,可往右一擰卻變得鬆動啦……”
葉明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解釋道:“哈哈,福伯,這可是專門用來防賊的小設計!即使有人偷走了咱們的銅管,要是不知道其中的口訣,那也是絕對無法將它們拚湊起來的喲!”
說罷,隻見他手腳麻利地把銅管迅速拆解成了三截。
這時,一旁的李天寶好奇地走上前,抬腳輕輕踢了踢地上那個看似像磨豆腐架子一般的木頭轉盤,疑惑不解地問道:“這個奇怪的東西又有什麼用處啊?看著好像和我們平常所見的物件都不太一樣呢。”
葉明一邊動作熟練地將轉盤套在陶罐上,一邊耐心地回答道:“天寶,你有所不知,這玩意可是大有講究呢!每次蒸煮半個時辰之後就得轉動十五度,這樣一來,接酒的壇子也會相應地變換位置。”
“這就如同咱們熬製一大鍋香噴噴的米粥時,最上麵那層濃稠的米油會率先浮出來,而鍋底的鍋巴則要等到最後才能夠被鏟子給鏟下來。”
說完這番話後,葉明抬手擦了一把額頭上滲出的汗水,接著對眾人吩咐道:“好了,大家趕緊行動起來吧!去把地窖裡那二十壇已經開始發黴的酒全都搬運過來,今天晚上咱們就要正式點火試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