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爺,這池子已經曬足七天了。"老鹽工張伯彎著腰,粗糙的手指撚起幾粒鹽,"您嘗嘗,比官鹽還細。"
葉明蹲下身,指尖沾了點鹽末送入口中。鹹味在舌尖化開,竟帶著一絲鮮甜。他眯起眼睛:"這池子用的新法子?"
"按您說的,加了那什麼......"張伯撓著花白的頭發,"過濾網!"
鹽場東頭新起了十座木架,上麵繃著細密的麻布。海水被引入第一道池子時,混濁的泥沙被濾去大半。葉明沿著池邊走著,不時伸手攪動鹽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溫度不夠。"他突然停下腳步,指著中間一處鹽池,"這池子曬三天了,濃度還差得遠。"
張伯愁眉苦臉:"這幾日陰天多......"
"那就加火。"葉明打了個響指,身後跟著的工匠立刻抬來幾個鐵皮桶。桶底鑽了孔,架在鹽池上方,裡麵裝滿曬乾的海藻。"點著,慢火熏。"
海藻燃燒的青煙嫋嫋升起,鹽池表麵開始泛起細小的結晶。葉明脫了外袍,親自下池攪拌。鹽水沒過他的膝蓋,白色的鹽粒漸漸在他手邊聚集。
"看好了,"他捧起一把濕鹽,"要這樣輕輕攪,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鹽粒在他掌心閃爍著微光,"快了結晶粗,慢了會結塊。"
日落時分,第一批精鹽出鍋了。葉明光著膀子坐在倉庫裡,麵前擺著十個陶罐。他挨個檢查鹽的成色,不時用銀針挑出雜質。
"這一罐,"他指著左手第三個罐子,"顆粒不均勻,重新溶了再曬。"
李天寶捧著賬本進來時,葉明正在試驗新工具。一根長長的木杆,頂端綁著細密的紗網,像極了現代的撈魚網。
"三少爺,今天出了八百斤鹽。"李天寶念著數字,"比舊法多了三成。"
葉明頭也不抬:"把新工具發給鹽工,明天我要看到一千斤。"他忽然想起什麼,"對了,找幾個機靈的孩子來。"
第二天清晨,十個十來歲的少年排成一排站在鹽場邊。葉明教他們用特製的小鏟子刮取池壁的鹽霜。
"這裡,還有這裡,"他指著池子邊緣,"最容易積攢好鹽。"少年們學得很快,不一會兒就收集了幾大筐雪白的鹽花。
正午的太陽毒辣,葉明戴著鬥笠巡視鹽田。走到西南角時,他突然蹲下身,手指蘸了蘸池水嘗了嘗。
"這池子誰負責的?"聲音不大,卻讓附近的鹽工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計。
一個瘦小的中年男人戰戰兢兢地走過來:"回、回三少爺,是小人......"
"你往池子裡加了什麼?"葉明盯著他。
男人的臉色刷地變白:"沒、沒什麼......"
葉明直接把手伸進男人的衣袋,掏出一個油紙包。打開一看,是淡黃色的粉末。"芒硝?"
他冷笑一聲,"為了加快結晶,連毒鹽都敢做?"
現場頓時鴉雀無聲。葉明站起身,聲音傳遍整個鹽場:"我葉家的鹽,要吃得放心。"
他一揚手,把那包芒硝扔進了大海,"今天這池鹽全部重做,工錢照付。"
傍晚收工前,葉明親自檢查了最後一池鹽。晶瑩的鹽粒在夕陽下泛著淡淡的粉色,那是海水中微量礦物質的顏色。他滿意地點點頭,吩咐人裝袋。
倉庫裡,新收的鹽被裝入特製的雙層麻袋。葉明設計的新包裝,內層是細密的棉布,外層是防潮的油麻布,每袋正好五十斤。
"明天開始,"葉明對賬房說,"每袋鹽都打上葉記的烙印。"他拿出一個鐵印章,在蠟燭上烤熱了,往樣品袋上一按,"嗤"的一聲輕響,麻袋上留下清晰的"葉"字。
夜深了,葉明還坐在倉庫裡。他麵前攤開著鹽場的圖紙,正在規劃新的曬鹽區。燭光下,他的影子在牆上晃動,像一隻蓄勢待發的鷹。
海潮聲遠遠傳來,帶著鹹味的風從窗縫鑽入,吹得燭火搖曳。葉明抬起頭,仿佛已經看到了無數雪白的鹽袋,正沿著大周的水陸通道,運往四麵八方。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請大家收藏:()穿越之我在古代搞發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