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府的書房燈火通明,葉淩雲背對門口站在大慶疆域圖前,手指在朔州位置反複摩挲。聽到身後熟悉的腳步聲,他頭也不回地問道:
"太子殿下如何說?"
葉明輕掩房門,確認窗外無人後才低聲道:"表哥同意暫時隱忍,但給了我這個。"他從懷中取出半塊虎符,在燭光下泛著冷冽的青光。
葉淩雲這才轉身,虎目中閃過一絲讚許:"看來殿下比我想象的沉穩。"
他接過虎符仔細檢查,"這是調動城外羽林衛的憑證,可召五千精兵。"
"爹,我覺得現在的局勢比我們想象的更嚴峻。"葉明將崔家資金流向、精鐵運輸一一稟明。
"爹,我覺得我們必須做最壞打算。"
葉淩雲聽到葉明的話後先是沉默片刻,然後突然走到書房角落,轉動一個不起眼的花瓶。
伴隨著輕微的機括聲,牆上露出一道暗格。他從裡麵取出一卷名冊,遞給葉明。
"這是為父在軍中三十年的積累。"
名冊上密密麻麻記錄著人名、職務和聯絡方式,足有百餘條。葉明快速瀏覽,發現這些人遍布京城各要害部門——守城門的校尉、管武庫的令丞、負責宵禁的巡防營統領...雖然官職不高,卻都是實權崗位。
"西城門的趙勇、武庫令周桐、巡防營副將鄭岩..."葉明輕聲念出幾個名字,"這些都是咱們家的人?"
"有些是舊部,有些受過葉家恩惠,還有些..."葉淩雲意味深長地看了兒子一眼,"是為父特意安排進去的。這些年世家把持朝政,為父早就在做準備。"
葉明這才明白,父親看似在朝堂上被王振壓製,實則暗中編織著一張軍權大網。這位老將的深謀遠慮,令他肅然起敬。
"爹,這些人可靠嗎?"
"平時或許各有心思,但真到刀兵相見時..."葉淩雲冷笑一聲,"當兵的終究認刀劍不認人。隻要我們掌握優勢,他們自然會站對邊。"
葉明心領神會。亂世之中,軍人的忠誠往往與勝算成正比。他思索片刻,提出一個大膽建議:
"我可以用鹽鐵轉運使的職權,給這些將領一些"便利"。比如允許他們的親族經營鹽引,或者在稽查私鹽時網開一麵..."
"妙!"葉淩雲眼前一亮,"既給了實惠,又不露痕跡。不過..."
他壓低聲音,"重點要放在那些被世家排擠的寒門將領身上。他們升遷無望,最易拉攏。"
父子二人一直商議到三更天,製定出一套完整的軍權收攏計劃:
其一,由葉淩雲以"老將敘舊"為名,分批約見關鍵位置的將領,試探態度;
其二,葉明負責提供商業利益作為拉攏籌碼,特彆是鹽引和貨運特權;
其三,通過太子和皇帝,將幾個要害職位儘量調整為他們的人;
其四,讓葉秋繼續在邊關募兵,越多越好,形成威懾。
"還有一事。"葉淩雲從懷中取出一枚青銅鑰匙,"這是祖祠密室的鑰匙。若情況有變,裡麵的東西或許能救命。"
葉明接過鑰匙,觸感冰涼。他從小就知道祖祠下有密室,但具體藏著什麼,父親從未提及。
"裡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