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葉明和李君澤為了增加說服力,就帶著百姓到自家的封地裡讓他們親眼看看新的耕種方法的結果。
金黃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著,秋風拂過,掀起層層波浪。葉明帶著他們站在田埂上,望著眼前這片即將豐收的景象,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三少爺,看這穗子!"張老漢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托起一束稻穗,黝黑的臉上皺紋笑成了一朵花,"老漢我活了六十歲,沒見過這麼飽滿的穀子!"
葉明接過稻穗,掂了掂重量:"比你們以前的如何?"
"起碼多一半!"張老漢激動地說,"這塊田地我估摸著能打兩石多。老天爺啊,這地往年能打一石就是菩薩保佑了!"
周圍的農民們紛紛圍攏過來,個個臉上洋溢著抑製不住的喜悅。
有人已經開始盤算,等這法子推廣開來,明年自家地裡也能有這樣的收成,再不用看楊家臉色過日子了。
"準備收割吧。"葉明拍了拍葉田的肩膀,"記住,試驗田和對照田要分開收,每一畝單獨計量,不能有半點差錯。"
"三少爺放心!"葉田拍著胸脯,"我親自盯著,一粒穀子都不會亂。"
正說著,遠處傳來馬蹄聲。葉明抬頭,看見李君澤帶著幾個隨從飛馳而來。比起兩個月前,太子的皮膚曬黑了不少,但精神卻更加飽滿,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表弟!"李君澤勒住馬,一躍而下,"我的皇莊那邊開始收割了!你猜畝產多少?"
葉明迎上去:"多少?"
"三石八鬥!"李君澤幾乎是喊出來的,隨即壓低聲音,"比對照田多了整整一石九鬥!楊文昌那張臉,你是沒看見,跟吃了死蒼蠅似的!"
葉明忍不住笑出聲:"我這邊地估計也是三石出頭,穀地可能接近四石。"
"太好了!"李君澤激動地抓住葉明的肩膀,"這下看楊毅那老狐狸還有什麼話說!我已經寫好奏折,就等實測數據填進去了。"
葉明點點頭,轉向葉田:"今天就開鐮吧,太子殿下親自督收。讓彆人看看我們的成果。"
消息像長了翅膀,很快傳遍全封地。男女老少齊上陣,割稻的割稻,打穀的打穀,過秤的過秤。葉明和李君澤親自監督記錄,確保每個數據準確無誤。
當最後一畝試驗田的稻穀過完秤,葉田顫抖著報出數字:"三石一鬥二升!"
人群爆發出一陣歡呼。幾個老農跪在田埂上,捧著金黃的穀粒老淚縱橫。他們祖祖輩輩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掙紮求生,何曾見過這樣的豐收?
"安靜!安靜!"李君澤抬手示意,"現在報總數。"
葉明翻開記錄本,朗聲念道:"試驗田總產:坡地五畝,共十石三鬥;穀地五畝,共十四石八鬥。對照田:坡地五畝,共五石二鬥;穀地五畝,共九石七鬥。"
念完,他看向站在一旁的楊文昌:"楊大人,您要不要親自核對一下?"
楊文昌臉色鐵青。他確實帶了算盤來,可剛才聽到第一個數字時,手一抖,算盤珠子就崩斷了好幾顆。此刻隻能硬著頭皮說:"本官...本官自然信得過太子殿下。"
李君澤冷笑一聲:"那就請楊大人回去如實稟報首輔大人。對了..."
他從袖中取出一卷紙,"這是我初步整理的奏折副本,楊大人不妨先過目。"
楊文昌接過,匆匆瀏覽,越看臉色越難看:"殿下,這減免賦稅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