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東宮時,天色已晚。葉明沒有直接回國公府,而是繞道去了趟商會。周掌櫃正要打烊,見葉明來了,連忙迎入內室。
"三少爺,都按您吩咐準備好了。"周掌櫃低聲道,"二十輛大車,十輛裝糧食,五輛裝布匹,三輛裝雜貨,還有兩輛專門放"那個"。"
葉明點點頭:"車夫和護衛都可靠嗎?"
"全是跟了府裡十年的老人,家眷都在京城,口風緊得很。"周掌櫃猶豫了一下,"隻是...這兩天有些生麵孔在商會周圍轉悠,像是在踩點。"
"預料之中。"葉明冷笑,"按計劃,分三批出發。第一批走東路,大張旗鼓,用最好的車馬;第二批走中路,低調行事;第三批走西路,夜間出發。"
周掌櫃連連點頭:"小人明白。隻是西路艱險,要不要多派些護衛?"
"不必。"葉明搖頭,"反而要顯得平常。車馬用最普通的,貨物也要雜一些。那兩輛"特殊"的車,就混在西路隊伍裡。"
安排好商會事宜,葉明回到國公府已是深夜。書房裡,葉淩雲正在等他。
"父親。"葉明行禮道,"一切準備就緒,三日後出發。"
葉淩雲從案幾上推過一個錦盒:"給你大哥的。"
盒中是一塊溫潤的玉佩,上麵雕著鬆鶴圖案。葉明認得,這是父親常年佩戴的貼身之物。
"告訴秋兒,邊關苦寒,但衛國重任在肩,不可懈怠。"葉淩雲的聲音依舊沉穩,但眼中閃過一絲柔和,"這玉佩...讓他在想家時看看。"
葉明喉頭一緊,鄭重地接過錦盒:"兒子一定帶到。"
葉淩雲又取出一封信:"這是我寫給舊部鄭將軍的。他在隴西駐防,若...若途中遇到麻煩,可向他求援。"
"多謝父親。"葉明將信和錦盒一起收好,"兒子定當小心行事。"
接下來的兩天,葉明忙得腳不沾地。他親自檢查每一輛運輸車,測試每一種偽裝方式,甚至教會車夫們應對盤查的說辭。
軍糧被巧妙地藏在各種普通貨物中:有的混在糧食袋裡,有的塞在布匹卷中,最核心的一批則偽裝成普通的醃菜餅,堂而皇之地擺在車上。
出發前夜,葉明再次來到秘密工坊。張廚娘帶著幾個心腹廚娘連夜趕製最後一批肉乾,空氣中彌漫著煙熏的香氣。
"三少爺,您嘗嘗這個。"張廚娘遞上一塊新熏製的肉乾,"按您說的,加了點花椒和茱萸粉,味道更足些。"
葉明嘗了嘗,辛辣中帶著微麻,確實更能刺激食欲:"不錯,邊關濕冷,這口味正合適。"他環視工坊,"這段時間辛苦各位了。等這趟差事辦完,每人賞銀十兩。"
廚娘們喜出望外,連連道謝。葉明又仔細叮囑了保存和包裝的細節,直到確信萬無一失才離開。
回到書房,葉明提筆給葉秋寫了封長信,詳細說明軍糧的食用方法、保存條件和注意事項。
寫完後,他猶豫片刻,又添了幾行家常用語,詢問邊關生活,叮囑兄長保重身體。最後,他將父親給的玉佩和自己準備的麥種小心包好,與信一起封入防水油布袋中。
次日淩晨,天還未亮,三支商隊分彆從三個城門悄然出發。葉明站在城牆上,目送西路的車隊消失在晨霧中,心中默默計算著行程。
按照計劃,三支隊伍將在七日後分彆抵達三個不同的邊關集鎮。其中隻有西路的車隊攜帶著真正的核心軍糧和家書,將由周掌櫃親自送往葉秋的大營。
"少爺,回去吧,風大了。"李天寶小聲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