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五更鼓剛過,葉明便帶著刑部差役和禦林軍包圍了崔府。
晨霧中,朱漆大門緊閉,門楣上"清河崔氏"的匾額在燈籠映照下泛著冷光。
"開門!奉旨查案!"李天寶上前叩響銅環。
門內一陣騷動,半晌才有個老仆顫巍巍拉開條門縫:"大人,家主不在..."
葉明直接推開大門:"搜!重點查書房和賬房!"
差役們魚貫而入。崔府下人驚慌失措,女眷的哭喊聲從後院傳來。葉明徑直走向書房,路上注意到幾個小廝正鬼鬼祟祟往後院搬運東西。
"攔住他們!"葉明厲聲道。
禦林軍立刻控製住那幾個小廝,打開他們搬的箱子——全是賬冊和信件!
"大人饒命!"一個管事模樣的人跪地磕頭,"是...是管家讓我們把這些燒了..."
葉明隨手拿起一封信,火漆印還沒拆,落款是楊毅。他冷笑一聲:"統統封存,帶回刑部!"
書房內陳設典雅,四壁書架上擺滿典籍。葉明仔細檢查,在西牆第三個書架後發現異樣——幾本《春秋》的裝幀明顯比其他書新。取下這些書,後麵露出一個精巧的銅環。
"暗格。"葉明拉動銅環,書架無聲滑開,露出裡麵尺許見方的空間。
暗格裡整齊碼放著賬冊和信件。最上麵是一本藍皮名冊,翻開一看,葉明倒吸一口涼氣——這上麵詳細記錄著六部中被崔家收買的官員名單,足有四十七人!每個名字後麵都標注了收受的財物和把柄。
"好個崔元峰..."葉明翻到最後一頁,發現被撕去一角,邊緣殘留著朱砂痕跡。這抹紅色鮮豔異常,像是...禦用朱砂?
繼續搜查,葉明在暗格底部找到一個鐵匣。撬開後,裡麵是崔元峰親筆寫的"七月初五行動細則",詳細到每個城門的接應人員名單,甚至標注了太廟刺殺的備用方案。
"大人!"一個差役匆匆跑來,"在賬房發現密室,裡麵堆滿金銀,還有...還有兵部的文書!"
葉明隨他來到賬房後的密室,隻見十幾個大箱子敞開著,有的裝金銀,有的裝絹帛,最醒目的是中間案幾上攤開的幾份兵部調令——全是蓋了印的空白文書!
"這是要偽造調兵手令啊..."隨行的刑部主事擦了擦汗。
搜查持續到午時。當葉明帶人離開時,崔府正門已經貼上了封條。
他特意繞到後院牆外,發現一處新翻的泥土。令人挖開後,竟起出五具屍體,都是被勒死的年輕男子,後頸處依稀可見狼頭刺青。
"是楊家的死士。"葉明蹲下檢查,"看來崔家早就開始清除證據了。"
回到刑部,葉明立即提審崔府管家。那是個五十多歲的精瘦男子,起初還嘴硬,但當葉明拿出從他臥房搜出的私賬時,頓時麵如死灰。
"大人明鑒!小的隻是奉命行事..."管家趴在地上磕頭,"那些金銀往來,都是老爺親自經手..."
"那這些呢?"葉明甩出幾封管家與楊府往來的密信。
管家見鐵證如山,終於崩潰招供。他交代崔楊兩家合作多年,楊家負責與胡人聯絡,崔家則專攻朝堂滲透。
最驚人的是,他證實崔元峰早在三年前就開始收買禁軍將領,連皇帝身邊的侍衛都有崔家眼線!
錄完口供,已是日影西斜。葉明揉了揉酸脹的太陽穴,準備回國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