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國公府,葉明先去書房向父親彙報。葉淩雲聽完,走到沙盤前:"這是示威,也是調虎離山。他們想讓我們把注意力都放在玄武門。"
"父親的意思是..."
"七月十五的行動,可能不止一處。"葉淩雲移動沙盤上的小旗,"我已經密令神策軍加強各門戒備,尤其是靠近皇宮的朱雀門。"
葉明若有所思:"崔家那些被抓的死士,可有新口供?"
"沒有。"葉淩雲搖頭,"這些人都是家生子,對崔家死心塌地。倒是那個青禾宮女..."
他頓了頓,"她手腕上的刺青,在燭光下會變色。"
"變色?"
"由青轉紅,像被血染過一樣。"葉淩雲目光深沉,"太醫說,這可能是某種劇毒所致。"
離開書房,葉明疲憊地回到自己院子。剛推開房門,就聞到一股淡淡的桂花香——枕邊多了個香囊,裡麵裝著新鮮的桂花,下麵壓著一張紙條:"三哥平安"。
葉明會心一笑。從書櫃暗格取出包蜜餞,讓丫鬟送去給葉瑾。小妹雖不懂朝堂上的腥風血雨,但這份心意卻讓他心頭溫暖。
次日清晨,葉明剛用過早膳,李天寶就匆匆跑來:"少爺!太子殿下派人來,說在崔家彆院有重大發現!"
葉明立刻趕往城東。崔家這處彆院看似普通,實則暗藏玄機。李君澤已經在後院等候,見他來了,指向一口古井:"表弟,你看。"
井壁上有個暗門,通向一個地下密室。裡麵堆滿了兵器,全是北疆樣式,足夠武裝上百人。最令人震驚的是,牆上掛著一幅精細的皇宮地圖,玄武門和朱雀門都被朱筆圈出。
"果然不止一處目標。"葉明沉聲道。
"還有更蹊蹺的。"李君澤引他來到一個鐵箱前,"這裡麵全是陸家的東西。"
箱中有幾封泛黃的信件,落款都是"陸遠"。其中一封信寫道:"...血海深仇,不共戴天。崔公助我,必當厚報..."日期是先帝駕崩那年。
"看來這位陸先生與崔家是互相利用。"葉明分析道,"崔家要權,陸遠要複仇..."
"無論如何,七月十五必須嚴防死守。"李君澤正色道,"父皇已經下旨,全城戒嚴。"
接下來的兩天,葉明與李君澤幾乎翻遍了京城每一處崔楊兩家的產業。每天都有新發現:密道、密室、密信...崔家的勢力盤根錯節,遠超想象。
七月十四日傍晚,葉明正在刑部整理最後的案卷,突然接到急報:有人在玄武門附近發現可疑人物!
"大人,玄武門守衛急報!"
葉明手中的毛筆一頓,墨汁在案卷上洇開一朵黑花。他抬頭看向氣喘籲籲的差役:"說清楚。"
"半刻鐘前,玄武門當值校尉發現幾個工匠在檢修城門機關,說是奉工部之命為明日中元節做準備。但..."
差役咽了口唾沫,"校尉覺得他們動作鬼祟,就扣下了他們的文書。"
葉明立刻起身,佩劍在腰間發出清脆的碰撞聲:"備馬!"
暮色中的玄武門巍峨聳立,城樓上火把通明。
守門校尉見葉明來了,連忙迎上前:"葉大人,那幾個工匠關在值房裡。"
"文書呢?"
校尉遞上一份蓋著工部大印的公文。葉明展開細看,眉頭越皺越緊——這字跡怎麼如此眼熟?
"大人?"校尉小心翼翼地問,"可有不妥?"
葉明沒有回答,從懷中掏出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