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後,轉機出現。一個叫錢穀的兵部小吏深夜求見,帶來了一本秘密賬冊。
"下官...下官實在看不下去了。"錢穀跪在地上,聲音顫抖,"這是真實的軍械出入記錄,孫大人讓我們做兩本賬,一本應付檢查,一本才是真的..."
葉明翻閱賬冊,越看越是心驚——近三年來,至少有上萬套軍械被秘密運往北疆,而接收人赫然是已經被處死的鄭維!
"錢主事,你可知道這些軍械最終去向?"
錢穀搖頭:"下官位卑,隻負責記錄。不過..."他猶豫片刻,"下官曾聽孫大人提過"黑水峽穀"這個地方。"
葉明立刻想到大哥曾經提過的胡人營地,正是在黑水峽穀附近!看來孫懷仁不僅是鄭家餘黨,更直接參與了通敵賣國!
事不宜遲,葉明連夜入宮麵聖。李雲軒震怒之餘,也感到棘手——孫懷仁在軍中門生眾多,若貿然抓捕,恐生變故。
"舅舅,我有一計。"葉明沉聲道,"不如將計就計..."
第二日,兵部突然接到聖旨,命孫懷仁即刻前往北疆"犒軍"。老狐狸不疑有詐,欣然領命。
殊不知,葉明早已派密使通知大哥葉秋,隻等孫懷仁自投羅網。
送走孫懷仁,葉明開始大刀闊斧地整頓兵部。他提拔錢穀等正直官員,嚴懲貪腐吏員,同時改革軍械管理製度,實行"雙賬核驗"——任何調撥必須有兩名以上官員簽字確認。
這些改革引來不少怨言,甚至有武將當堂質問:"葉尚書年輕氣盛,可知兵者國之大事,豈能兒戲?"
葉明不慌不忙,命人抬出幾箱賬冊:"李將軍問得好。這些是近三年撥給你部的軍械記錄,請解釋一下,為何實際收到的不足七成?剩下的三成,是喂了耗子還是養了家丁?"
那武將頓時麵如土色,再不敢多言。
一個月後,北疆傳來捷報——葉秋將軍在黑水峽穀截獲大批軍械,並擒獲前來接頭的孫懷仁。老狐狸見事敗露,竟欲自儘,被葉秋及時製止。
消息傳回京城,朝野震動。皇帝下旨嘉獎葉秋,同時命葉明繼續深挖兵部積弊。
這日散朝後,太子特意留下葉明:"明弟,父皇對你這段時日的表現很是滿意。不過..."
他壓低聲音,"孫懷仁背後恐怕還有人,你要當心。"
葉明點頭:"臣明白。兵部隻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幕後黑手還未浮出水麵。"
走出宮門,葉明意外地發現陳府的馬車停在路邊。陳靜姝掀開車簾,輕聲道:"祖父請侯爺過府一敘,說是有關兵部之事。"
陳閣老雖已致仕,但在朝中耳目眾多。老人家將葉明引入書房,取出一封密信:"這是老朽舊部從北疆送來的,你看看吧。"
信中透露,孫懷仁在被押解回京途中,曾對看守說過一句話:"他們不會讓我活著到京城的。"
葉明心頭一凜:"閣老的意思是..."
"孫懷仁知道得太多,有人會滅口。"陳閣老目光炯炯,"靖安侯,這場風波遠未結束啊。"
離開陳府時,已是月上中天。陳靜姝執燈相送,在庭院小徑上輕聲道:"侯爺...千萬小心。"
葉明看著她被月光鍍亮的側臉,突然有種衝動想握住她的手。但最終隻是鄭重地點了點頭:"多謝陳小姐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