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初八的清晨,兵部衙門的院子裡積了層薄霜。
葉明踩著"咯吱"作響的冰碴子,看著工匠們把嶄新的銅牌釘在各部門門口。
銅牌上刻著"武選清吏司"、"職方清吏司"等字樣,底下還多了一行小字:"主管官員:xxx"。
"侯爺,這...這不合規矩啊。"武庫司的老主事搓著手,眼巴巴望著自己門上的銅牌,"哪有把官員名諱明晃晃掛出來的道理..."
"現在有了。"葉明從袖中抽出一卷公文,"陛下朱批的《兵部改製十三條》,從今日起,所有軍械調撥實行"主官負責製"。"
老主事接過公文,手抖得像篩糠。文書上白紙黑字寫著:凡軍械出入,須主官簽字畫押;若有差池,唯主官是問。
"侯爺!侯爺!"李天寶急匆匆跑來,"嶺南道的軍報到了,說新到的藤甲..."
葉明眉頭一皺:"有問題?"
"不是!"李天寶興奮得直蹦高,"李將軍說,穿著新甲打了一仗,箭矢根本射不穿!弟兄們零傷亡!"
院子裡頓時炸開了鍋。
幾個兵部郎官湊過來,七嘴八舌地問:"當真?"
"比鐵甲還結實?"
"造價幾何?"
葉明笑而不語,拍了拍手。小薑立刻帶著幾個工匠抬進來兩口大箱子。掀開箱蓋,裡麵整齊碼著二十多件泛著青銅光澤的輕甲。
"七芯軟甲,每件用銅量隻有鐵甲的三分之一。"葉明拎起一件抖了抖,甲片發出清脆的"嘩啦"聲,"哪位大人想試試?"
職方司的劉侍郎自告奮勇。套上軟甲後,他驚訝地原地跳了兩下:"輕得像件棉襖!"
"王師傅。"葉明使了個眼色。
王鐵頭二話不說,掄起腰刀就砍。"當"的一聲脆響,劉侍郎嚇得閉眼,再睜眼時發現甲上隻有道白痕。
"神甲!"劉侍郎激動得胡子直翹,"這要是裝備邊軍..."
"裝備不起。"葉明潑了盆冷水,"一件七芯甲要耗費匠人半月工時,目前月產不足百件。"
眾人頓時泄了氣。葉明卻話鋒一轉:"不過——若按我的《匠籍改良策》,廣招民間巧匠,月產千件不是難事。"
"何為匠籍改良?"劉侍郎來了興趣。
"簡單。"葉明豎起三根手指,"一,匠人按手藝分等級,等級與月錢掛鉤;二,設"創新賞",改良工藝者有重賞;三,允許匠人子弟參加科舉。"
老主事倒吸一口涼氣:"這...這豈不是讓匠戶與士子平起平坐?"
"為何不可?"葉明反問,"沒有他們造的甲胄兵器,諸位大人拿什麼保家衛國?靠之乎者也嗎?"
一陣尷尬的沉默後,劉侍郎突然拍案:"老夫讚成!明日就上奏陛下!"
......
午後,葉明正在軍器監試驗新式臂弩,陳靜姝端著個食盒走了進來。她剛摘下鬥篷,葉明就聞到了熟悉的桂花香。
"祖母從江南捎來的藕粉桂花糕。"陳靜姝打開食盒,"趁熱..."
話沒說完,葉明已經抓起一塊塞進嘴裡,燙得直哈氣。陳靜姝"撲哧"笑出聲,掏出手帕給他擦嘴角:"慢些,又沒人和你搶。"
葉明不好意思地笑笑,遞過一張圖紙:"看看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