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被分配到一個貧困之地,鳥不拉屎的地方,困囧一生,誰會願意?
聞人燁正欲舉牌,蘇齊提前道:“已回答者,無需再答!”
這意思就是,機會留給其他人,不能你一人全占了。
聞人燁微微抿唇,表情不甚好看。
良久之後,下方站於最後角落的一個考生,默默舉牌。
單從他略帶惶恐的神態來看,應當出身貧寒,未曾見過太多這等場麵。
他叫劉文台。
是川地偏遠山村之中的一個普通農戶之子。
在他幼時跟隨村長伯伯讀書識字,表現出特有的讀書天賦之時,全家人,不,應該說是全村人。
以所有力量進行托舉,將他從一個小山村裡給供了出來。
村民對他的期望隻有一個。
那就是他日若能入朝為官,好歹拉一把村子。
他是背負著全村的希望,一路考試,後又得到府城資助,這才有機會來到京都。
到這裡才知道,外麵世界之繁華,遠非他所能想像。
在當地他也是有名的小神童,可到了這裡,隻是毫不起眼的一隻沙粒。
他沒有顧家嫡子的眼界與身世,沒有聞人公子的驚世才華,他隻有他自己。
所以,在朝廷殿試之時,突然提出以搶答製進行問策,他就一直在觀望,觀望著能有一個問題,是他能夠得上回答的機會。
如今,它來了。
地處偏遠,多山少地,貧窮落後,道路難行。
這幾個詞語,正好描述的,就是他的家鄉。
劉文台握緊了拳心,努力給自己打氣,在上方所有人的目光看過來之時,僵直了身子,卻仍是感受到了緊張與無助。
“學,學生劉文台,見,見過陛下各位大人”劉文台磕磕絆絆行禮,隻聽上方傳來一道溫和的聲音,如春風細雨一般,撫慰了他的心田。
“不要緊張,慢慢說!”卻是昭華公主開口。
劉文台心裡一片溫熱,他還以為,自己剛剛丟人了,此刻腿軟得厲害。
“是學生,學生以為,若學生為當地父母官首要解決的,就,就是道路難行!”
“學,學生以為,隻有先修好一條路,打通當地與外界的通道,再綜合當地具體情況,打造屬於當地的特色產物,與外界進行通商交流”
“為當地吸引人氣,使得經濟先流通起來再慢慢進行改善”
“說得不錯,繼續”鐘寧評價道,坐於上首的雍帝也微微頷首。
劉文台見狀,心裡底氣足了許多,聲音也大了一些。
“比如,若當地多山少地,那自當下去地方考察,種些果樹或是種植藥材,都是一種發展方式。”
“正如,正如學生的家鄉,山脈連綿,其中生長有野生天麻和丹參若能有專人指導,進行人工栽培種植,想來也會是一條發展之路。”
雍帝聽到這裡,眸子也亮了幾分,他就說,這批學生裡還是有能做實事的。
“你剛才說,你叫什麼?”雍帝開口道。
“學生劉文台,見過陛下!”
“嗯”雍帝淡淡回應了一聲,隨後示意蘇齊將名字記上,“不錯,朕記住了。”
隻這一句話,就讓劉文台激動得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