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大事往往發生在不可見的角落,當凡人們感知到時,事情已經走了大半,甚至可能就要出現一個結果了。
三教禦典的宴席已經鋪設完成,皇都百姓開始湧進廣場,嘈雜的人群興奮的擠向距離登天台最近的地方,爭吵呼喊聲不時響起,禦林軍的精銳也不時要充當一下仲裁。
在好一番熱鬨後,人群終於緩緩穩定下來,大家基本找到了自己能搶到的最好的位置,於是輪到宴會的貴賓開始入場了。
天空中呼嘯聲響!數道人影匆匆掠過!
緊接著又有發著清光的書頁緩緩從宮外飄蕩而來。
這些第一批入場的基本都是大夏朝堂的良臣名將,他們坐席的位置靠後,入場也最早,但實際上各個都手握實權。
底下的百姓抬著頭,每看到一個人影或者法術在頭頂劃過,就不約而同的發出驚歎,然後開始認真比較爭吵,誰可能更厲害一些。
這才是三教禦典真正能吸引百姓的地方啊!每年天命閣還會出一個小榜單,評選哪家入場最威風呢!
等到這些官員都已落座,皇城方向緩緩散發出屢屢金光,就如另一顆冉冉升起的小太陽,等飛的近一些,人們才確定那是一條浮空的金舟,之所以發光是因為其反射了初起朝陽的光芒,離得近了,沒人睜的開眼。
而這裡麵坐的便是大夏的王公貴族、皇子公主這些與皇室有血脈關係的貴人。
想想這些貴人,今日早早的可能就已經跑到皇城裡聚在一堆等候,一直拖到現在,才坐著船飛出來,刺的睜不開眼,也要硬擺出一副一點也不累,一點也不困的嘴臉,實在好笑。
再然後入場的則是人皇與帝後欽點的人才,大多時候都是些揚名天下的青年才俊或者有過特殊貢獻立下大功的臣子。
比如剛剛,玄甲軍和東臨水軍的兩位將軍都落在了登天台上,並且破例坐到了很靠前的位置。
他們雖然未能符合儒門預期拿下南洲大半領土,但最終還是占領了獨木川以及南洲首山,這也算是為大夏開疆拓土了,更不要提獨木川以及首山自帶的戰略和政治意義。
當然也可能單純是因為他們沒有全權按照儒門的想法來做,而是更符合人皇帝後的想法,所以如今才有了這個獎勵。
在這些人都入座安定後,再登台的就是在皇都代表三教的眾人了。
大夏皇都裡三教皆有根基,居首位的當然是儒門的清水書院,其院首程聖不僅僅是儒家聖人,更是大夏的帝師!在朝堂和儒家內部的影響力都是極高的。
民間有言道:“書生不讀《程集》,如何算是書生?”
而道門在大夏皇都的代表便是兩鬆古觀,其存在的時間幾乎與大夏相同,據說當年大夏太祖在建宮殿時手中拮據,兩鬆觀掏出了一筆靈材用來讚助,太祖沒什麼可以賞賜的,便親手為其種了兩棵鬆樹,言道:“此二鬆當與大夏國運同壽。”
如今那兩棵鬆樹依然健在,每逢新帝登基或者大壽還要前去兩鬆觀祭拜呢!
至於佛門,法華寺是佛宗少有的在婆娑洲之外名聲外顯卻被留存下來的寺廟,這要歸功於大夏皇室的幫助,至於為什麼幫助,那就見仁見智了。
最先登場的便是法華寺的住持,說來好玩,這位老和尚與不夜樓一樣,都是皇都三絕景之一。
據傳皇都裡的孩子凡是有佛緣的,基本都見過他,甚至有時候他還會一個人跑到皇都外麵的村子裡尋找有緣人。
老人家一輩子沒彆的愛好,就隻熱衷於忽悠彆人出家,因此每年都會因民事糾紛被衙門抓進去幾次,據說還曾被孩子家屬撓破過禿頭,也不知他是怎麼修的金身。
不過在這種場合,他都會正經很多。
你聽!此時天空中佛磬聲響,浩瀚的金光從皇都東方忽然升起,在響徹半個皇都的禪唱聲中,天空中一道巨大的佛祖身影顯現出來,一朵七彩的金蓮緩慢飄過眾人的頭頂,數位麵色俊朗的僧人扶著一位蒼老而慈祥的禿老頭站在其上。
金蓮飛過,不時會有金色的光點灑下,凡是沾到的凡人都覺得自己精神一震,眾人無不爭搶簇擁著追逐金蓮的方向。
飄了半天,他們終於登上了登天台,老頭還對著廣場上的人群,雙手合十來了一句,“阿彌陀佛,皇都的諸位施主早上好啊!”
人群響起掌聲和叫好聲,有人高聲叫著,“住持早上好!今年你走的又慢啦!”
“這不是年齡大了嗎。”禿頭的老人擺手笑道。
法華寺眾人鬨騰了許久入座,剛剛坐下,忽然便有一股勁風拂過廣場,淡淡的鬆香粗暴的湧入每個人的鼻腔。
再然後,幾道筆直的身影已經站在了登天台上,兩鬆觀的當代觀主是個瘦削老頭,一身道袍看起來皺皺巴巴的,他有些不滿的瞥了一眼法華寺的住持。
老禿驢每年都把這種時候當成自己的宣傳法事,拖的時間真是越來越長!
帶著弟子草草入座,觀主便開始閉目養神,並無什麼要和百姓互動的意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再然後就是皇都的本家了,清水書院。
半空中一道清亮的朗誦聲響起,似乎是一個年輕的女子在讀書,念的緩慢、節奏溫潤,如清水落於深潭,聞者無不靜心,“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惡。。。”
她念的是《荀子修身》的開篇,這也是大夏讀書人必讀的經典,於是很快廣場上的百姓都隨著她一同大聲背誦起來,會背的死命扯嗓子喊,不會背的也大張著嘴濫竽充數。
一時間浩瀚的書聲在皇都上空彙聚成一道文華之氣。
隨後一道通天的玉柱落入登天台上,幾道人影緩緩走出,為首的副院首背負著雙手,笑容滿麵,身後他親傳的女弟子捧著書依然大聲帶著眾人朗讀。
直到整個修身篇念完,一眾人在嗓子都有些啞了的百姓的歡呼聲中才堪堪入座。
兩鬆觀主又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老腐儒每年都帶頭讀篇文章,生怕彆人不知道這是自己的主場似的!
一通忙活完畢,終於輪到壓軸的出場了。
人族氣運的承載者、大夏的二位掌權者,人皇與帝後。
此時三教眾人起身準備行禮,餘下的人皆要跪拜,這不是對大夏領導者的尊重,而是對凝聚在二人身上人族氣運的尊重。
但今日不知為何登天台前座位似乎少了一個,很多王公大臣都麵露不解,三教之人顯然知道根底,隻是沉默不語。
龍吟聲響,龍輦浮現在空中,金色甲胄的護衛以及彩色的花瓣飄落而下,半個皇都都能看到感受到一股龐大的威壓,百姓開始歡呼,有的喊萬歲,有的喊吉祥,有的乾脆開始許願。
當然也有人好奇,往年一同出現的鳳輦呢?
喜歡穿越後,係統變成白噪音了怎麼辦請大家收藏:()穿越後,係統變成白噪音了怎麼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