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依然無可爭議,所以也不用尉天齊回答。
劉知為自己道:“造成那夜的罪魁禍首是那位名叫白生的準聖,如果不看對錯,隻說功過,他應該算是南洲求變的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而且起到的是推動的正向作用。”
“有因緣際會,非是他本願如此。”尉天齊隨口補充。
“那麼,我請問尉公子,在中洲皇都求變的過程中,除了求變的你,是否還有其他人求變?”劉知為看著尉天齊的剪影,他的眼神好像要穿過濃霧與尉天齊對視。
尉天齊皺眉,但還是沒來得及回答,因為劉知為再次搶先開口了。
“求變是個態度,態度有個強弱,激進者先行易錯,但往往發揮關鍵作用,保守者後行,可以一邊點評先行者,一邊吃下紅利。”劉知為的嗓音在霧氣中回蕩,“我個人不喜歡白生,因為他欺師滅祖,無論如何說都是錯的,但在求變過程中,他是南洲最勇敢的那個人,勇敢到不惜代價的、不計成本的、不分對錯的做一件事。”
“如果拿中洲和南洲求變做類比,那尉公子顯然不是白生,因為尉公子希望慢慢來,如果不到迫不得已不要掀起風暴,但有一個人很像白生,他主動掀起風暴,同樣不惜代價的、不計成本的、不分對錯承擔了求變的職責。”
尉天齊無聲的看著對方,等待著那個清晰,卻讓人覺得不合理的答案。
“人皇陛下!他就是你尉天齊在大夏求變的先行者!”劉知為的聲音並不大,卻震的人一時說不上話來。
是的,當今人皇陛下所做的一切,目的一直都是很清晰的。他要與書院敵對,要把書院掌控的皇都和朝堂徹底攪亂,他從未掩飾過自己要為古樹解開紫藤的決心,隻是。。。隻是因為什麼,所有人都忽視了他是個先行的變革者呢?
或許因為他傷害百姓,手段下作?又或許因為他不講道理,行事偏激?
可他在做的就是尉天齊未來可能做的事,也許尉天齊的手段會更合理,但效果就一定更好嗎?
這是無法細論的事情,曆史上有過太多大惡之人卻行了諸多善人難行之事。
尉天齊忽然有了一個聯想,於是下意識開口問道。
“那我對應那位獨夫?”
這真是怪異的聯想,如果把白生當做可惡又確實做了些事情的先行者,那南洲的後行者應該是姚望舒了,她以大義砸死了白生,卻又繼承了白生的成果和某種程度的遺願。
如今已經成功開啟月牧,距離南洲的假聖不過一步之遙。
“不,尉公子,你不是獨夫,阿真的這位紅顏雖然如今風評已經沒有了下降空間,但我一直認為此人行事自有邏輯,許是因為直視了月下謫仙蕭不同之死,所以她其實比白生可能還更激進些。”劉知為搖頭,在他眼裡這位姚望舒可比尉天齊要激進的多。
她也是個不計成本、不惜代價的先行者,與白生最大的區彆是,她是要分個對錯的。
當然尉天齊也是要分對錯的,但他同時也要計成本,要惜代價,因為他是凡夫,所以在意太多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但尉天齊的優點在這種翻天覆地的大事上反而成了缺陷,白生的缺陷在這件殺孽無數的事情成功與否上反倒成了優點。
可歎,聖人求全千百載,成大事者總缺勤。
“尉公子,如果拿此時的你來類比,那你既不是白生,也不是獨夫,更不是那位了不起的蕭不同,你隻是南洲無數宗門中的某一個,雖然想求變,卻不敢犧牲,怕死了親友,也怕死了無辜之人,隻能等待那些先行者撕開一切,才以收拾殘局的姿態出現。”
尉天齊覺得眼前的濃霧淡了許多,劉知為的剪影更加清晰了。
“我無意證明這些先行之人無錯,但他們犯了錯自然要付出代價,所以人皇陛下如今親信佞臣、引入外人,來日必成因果。但尉公子你的求變又到底是什麼呢?你真的有機會成為風暴中持著鐵劍的英雄嗎?”劉知為聲音緩慢。
“皇宮與書院是大夏皇都的日月,他們分彆掌控的是黑夜與白天,代表的則是求變與求穩,可尉公子你一開始就將二者統統叛為錯誤的,可一個既不要黑夜也不要白天的人,他能生活在什麼時候呢?難道整個皇都的人都隻在日出前一刻出門?日落後一刻散步?”
“你是要做救世的英雄,還是在等待一個成為英雄的救世的機會?”
問的雖然輕緩,入心卻無比深遠。
是的,白天與黑夜總要做出選擇,尉天齊覺得二者都不好,因為他們不顧凡人的死活,所以站在昏暗的天光裡尋找一個機會。
而劉知為恰恰相反,他啊,同時站在白天與黑夜中,就好像當初他一邊阻攔唐真犯錯,一邊阻攔程聖出門一樣。
全都要的人總是會被鄙視的。
但這便是白玉書生、
何為白玉?
渾而有形,純而不透。為玉不明,為石有光。是前者知其後,是後者守其前,無通透之思,有廣德之賢,知善惡各有其念,為是非從不獨斷。
這是天命閣對這位稍顯年長的書生的點評。
而唐真的說法是,“知為兄讀書太多,看的太全,每件事在你眼裡都有其對與其錯,所以當對錯無法量化時,事情本身也就喪失了對錯。”
李一對其的點評比較直接。
“和稀泥是天下最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而劉知為則是天下最喜歡和稀泥的人。”
可即便如此,你也不能說他說的沒有道理,比如此時的尉天齊並非是被對方和稀泥所誤導,而是被這位白玉一樣的書生抓住了內心的弱點。
劉知為看到了尉天齊的優點,於是也看到了他的缺點。
凡夫對待世事對待凡人何其好?
凡夫欲行大事拯救蒼生何其壞?
一個認真對待每個人的凡夫,在這場大局裡,三具分身真的夠嗎?在一場注定救不下所有人的旋渦中,你想好了自己能接受的得失嗎?
你想學的、想要的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