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州城拿下後,義軍的兵馬再次擴大。
為了應對後勤補給的問題,宋公明與吳用他們商議後,決定先收整無人的荒地為軍田。
然後從兵馬裡,分出老弱病殘,到這些軍田去開墾土地。
稅收自然比朝廷的要低,按照吳用的提議,應該效仿梁山島。
重視商業,尤其是工業。
這樣,可以擺脫農業經濟的土地束縛。
即便沒有土地,義軍也不會缺少錢糧。
梁山島上,也有專門的民用機器,可以購買這些機器,置辦工廠。
不過這些問題都不緊要,眼下雖然拿下了齊州州城,但是齊州境內的其他州縣都沒有拿下。
其中,兩個地方最為不易。
一個是淩州,一個是登州。
淩州由曾弄駐防,門下有五個兒子,各有一身的本事。
這五個兒子有兩個師傅,一個叫史文恭,一個叫蘇定。
兩人皆是玄門中人,有神鬼莫測之能。
他們手下,有十幾萬兵馬。
高俅逃走後,正是去了這淩州。
登州在淩州以東,此城由兩位兄弟駐防。
一名叫孫立,人稱病尉遲。
一名叫孫新,人稱小尉遲。
他們手下良將眾多,同樣有十幾萬的兵馬,而且還有一名玄門師傅幫忙。
此人善使一杆鐵棒,喚作鐵棒欒廷玉。
不知道在哪裡學的一身本事,同樣有神鬼莫測之能。
童貫和王甫,李邦彥來了這裡,暫時距離宋江等兵馬有一段距離。
宋公明與人商量,準備先取淩州,再拿登州。
這時候,後方傳來消息,說是晁天王帶人來了齊州城。
而且,還有一個小道消息傳來。
說是義軍裡有人議論,到底誰才是義軍的頭領。
眼下義軍中統領兵馬的將領,不管是原本就跟著宋公明投效晁天王的王英,燕順,鄭天壽。
還是後來投效的林衝,楊誌。
這些人,手上皆有十萬兵馬。
在勢力上,完全壓過了原本晁天王的手下。
眼下眼看著就要拿下齊州全境,到時候齊魯兩地合為一處。
大家心裡麵都有自己的打算,以為要儘快的效仿江南方臘。
以齊魯兩地為根基輔佐義軍頭領登基稱帝,如此才能穩定軍心,向外擴張勢力。
現在這義軍頭領,明顯是出現了問題。
到底是齊國公宋公明稱帝,還是魯國公晁蓋稱帝,下麵的人都各有自己的想法。
晁天王在這個時候出來,明顯是被這些謠言影響,在帥府裡坐不住了。
要是再不出來露麵,這仗都要被宋公明打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