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大地金黃一片。
宋公明的大軍終於南下,一路帶著橫掃乾坤之勢,不斷收割著小股流竄的匪寇,鋒芒很快直逼江南。
此次南下,分三路。
一路由剛剛受封的護國公呼延灼統帥沿著中原九州南下入淮西,一路由燕國公盧俊義統帥往東入江東。
宋公明帶著中軍在後,帶著一路從淮東南下。
方臘大軍,馬上從江北收縮兵力,並不與宋公明他們硬碰硬。
他們在江北立足未穩,糧草沒有保證。
之前一直都是流竄作案,打一仗,搶個糧草就走。
還沒有來得及在這裡經營城池,因此也沒有什麼據點可守。
他們重點防護的,乃是淮河防線。
守江必守淮,淮河一旦丟失,大江前線便沒有了縱深,敵人便可在江北全力備戰,直指江南。
守住淮河,便守住了大江的門戶。
因此,淮河上麵戰船密集。
方臘乃是湖幫起家,有的是戰鬥用的戰船,水兵勢力相當強大。
淮河上麵,船帆密布。
在這裡集結的大小戰船,竟然有上萬艘。
而且,還有各種高手在此支持,隻等宋公明的大軍來此決戰。
宋玉嬋帶著人早早的來到了淮河前線附近的城池裡住下,在這裡負責偵查的暗影進進出出,把從前線觀察的情報源源不斷送到了她的手上。
她住的地方是一處徽派建築的宅院,青磚灰瓦白牆,門前小河流淌,院內花團錦簇,小湖蕩漾,環境比北方要舒適的多。
她在亭子裡往地圖上標注著敵人的防守據點,與前麵的一個年輕人輕笑道,“人常說,上有天庭,下有蘇杭。你是在這裡呆久了,步子都挪不動了吧?”
“師父,你說這話可是冤枉我了。”
年輕人正是徐霞客,在這裡繪製地圖,四處走訪,已經一年多時間。
她與宋玉嬋指著地圖道,“你看看這裡的水網,簡直是四通八達,密集如蛛網一般。我還沒有算上這些亂七八糟分布的山峰,光是這些水網就讓人頭疼的了。”
宋玉嬋與他笑著稱讚,“話說回來,你這地圖還真是做得詳細。行軍打仗,一條水路錯了,那可是要損兵折將的。為師對你的工作,還是挺滿意的。”
“謝師父理解!”
徐霞客鬆了口氣,生怕宋玉嬋不滿意。
他可是帶費旅行,每到一個地方都是享受宋玉嬋的參政補貼的。根本不用擔心資金問題,想去哪裡去哪裡,隻要這地方有神龍票號,拿著宋玉嬋給的手諭便可以輕鬆領到銀錢。
這滋味,簡直是爽不可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