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甫哼笑道,“齊國公費力給這些反賊求情,莫不是收了這些反賊什麼好處了?”
李邦彥道,“聽說方臘兵敗時候,把自己的藏寶全部貢獻了出來,莫非是交給齊國公了?”
他們三人,紛紛出言擠兌。
宋公明淡然回話道,“本公並非是因為這些,隻是因為江南初定,人心思安,不好再造殺孽。要是殺了這些俘虜,怕是會引起江南百姓的不滿。若是再起波瀾,咱們可都擔不起這個乾係啊!”
童貫不屑道,“這些反賊現在已經被徹底平定,難道他們還能翻起什麼大浪?”
王甫哼笑道,“國公馬上就會被調離江南,這些事情似乎不是國公大人操心的吧?”
“莫非國公大人還想貪戀江南的權勢?不如這樣,我們跟聖上上個折子,把這個江南安撫使的官職交給齊國公算了。如此的話,大家也能落個清閒。”
李邦彥冷笑。
宋公明深吸了口氣,站在原地與童貫直言道,“若是下官放棄一切封賞,辭官回家,從此不再過問朝廷的任何政事,能否換這些俘虜們一條性命?”
童貫大笑道,“以前總是聽聞,齊國公乃是急公好義的及時雨。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齊國公似乎是誤會了,本使並沒有針對你。本使隻是按照朝廷的旨意來辦事,不管齊國公辭不辭官,這些俘虜都必殺無疑。”
宋公明默然,被逼迫的沒有了任何的後路。
這些俘虜是他的名聲,是他最後的底線。
殺這些俘虜,那便是要將他的名聲毀於一旦,讓他永遠抬不起頭來。
他無話可說,抱拳與童貫告辭。
童貫招呼道,“齊國公稍等,現在本官正在想辦法謀劃一件大事,還得請齊國公幫忙。”
宋公明問道,“何事?”
童貫道,“不瞞國公,眼下城內百姓缺吃少糧,本使看了也很心痛,隻想儘快為百姓謀取一點吃的。國公也知道,朝廷的國庫空虛,靠著朝廷支持顯然不可能。本宮聽說,距離此地不遠的神鼇島上,有漕幫囤積的一大批糧草。這漕幫的頭領,似乎與國公大人的女兒有莫大的關係。國公大人能否動用下這個關係,讓漕幫把糧食送過來救濟錢塘州的百姓?本使代錢塘州的百姓,謝過國公大人了。”
宋公明直言道,“不瞞大人,下官也曾相求過自己的女兒。但是她有自己的考量,拒絕了下官的請求。而且,這個漕幫是不是聽她的調遣,下官也不知道,還請樞密使大人體諒。”
童貫諷刺道,“這就奇怪了,齊國公口口聲聲說是為了江南百姓謀福利。怎麼讓齊國公出點糧食,就這麼難呢?你女兒和漕幫的關係,我們心裡都明白。這些糧食是從哪裡來的,相比你比本使也清楚。齊國公為了一己之私,難道真的願意看著三千萬錢塘州的百姓餓死在這城裡嗎?”
宋公明再次道,“樞密使大人見諒,下官對此事真的一無所知。樞密使大人要是想要糧食,儘管可以與下官的女兒去談。她要是真的幫上了忙,下官也會為錢塘州的百姓高興的。”
童貫拍了桌子道,“宋公明,你彆以為我不知道,你就是想用這糧草來要挾本使。你以為本使不明白,那十萬百姓是誰攛掇來鬨事的。他們的死,全都是你造成的。今天本使把話放在這裡,這個糧食,你是不拿也得拿。你若不拿,就讓你的女兒拿糧食來換你。既然你來了,那就不要走了。”
他招了招手,馬上有禁軍圍了過來,手持長槍在外麵擋住了宋公明的去路。
宋公明看著童貫緊眉道,“樞密使大人這是要作什麼?扣押本官嗎?”
童貫冷笑道,“齊國公言重了,本使隻是想留你商量糧草的問題而已。什麼時候糧草的問題解決了,什麼時候本使自然會放國公離開。”
他揮了揮手,讓人進來把宋公明扣住,還給他的手上加帶了鐵鐐。
童貫冷笑這下令道,“帶齊國公下去好生歇著,千萬不能慢待了國公大人。”
一群禁軍拉著宋公明,拖著他就往外麵出去。
宋公明大喝道,“童貫,我可是朝廷親封的護國公,齊國公,江南平叛使。你私自扣押朝廷官員,該當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