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逸也笑,“沒辦法啊,都得在外麵打工賺錢。都待在鄉下,吃什麼?”
說著扭頭看向徐帆,挑眉,“要不會長你在你們老家投資點,吸引點年輕人回來唄。”
徐帆知道他是開玩笑,“我哪有錢投資,而且就算投,投什麼?養魚啊?”
現在鄉下環境真的是沒話說。
自從新農村建設號召出來,黃泥路都變成了水泥路,還直通家家戶戶。
路邊還有路燈。
誰也不再要像是以前那樣,晚上出門全靠手電筒和月亮。
全然的新氣象。
但鄉下沒有就業崗位,也沒有什麼創業機會,這是事實。
普通老百姓能做的,無非就是種植、養殖兩種。
可這,可能都不如在外麵打工掙得多,也就沒法把青壯都給吸引回來。
能夠吸引的,隻是像是徐銘他們那樣差不多快到退休年齡,或者已經過了退休年齡,又沒有經濟負擔的回來養老。
“等年紀大了,回鄉下住還是不錯的。現在鄉下買東西什麼的也都方便,隻要有輛車,和城裡差不多。”
秦逸笑著又說。
徐帆忍不住笑,“那還早,等我退休以後再說吧。”
其實他還真不介意回到鄉下來住。
反正他靠著鍵盤,寫小說也能夠有口飯吃。
隻是這不現實。
他公司還在縣裡,另外,丫丫和徐樂也得在縣裡讀書。
鄉下的教育資源到底是不如城裡的,他得為丫丫和徐樂以後考慮。說起來,他沒想辦法把丫丫送到潭城去上學,都已經是不想丫丫太卷了。
等劉海、廖彬他們差不多同時來到蔣峰家裡,都是十點多了。
徐帆其實已經安排好釣魚的地方。
魚塘就在淩建華他們家的前麵,以前徐帆小時候沒少在裡麵釣魚。
如今承包的人徐帆也認識,說起來和他家女兒關係挺不錯的,隻是沒怎麼聯絡過。
他已經讓蔣峰打過電話,那長輩說讓徐帆帶著人過去釣就成。
隻這上午是沒必要去了。
誰讓劉海他們這麼晚才趕過來。
又回到堂屋裡坐著。
邊喝茶邊聊天。
蔣峰的母親還弄了一些乾果、水果擺在桌上。
剛聊沒幾句,謝亞打電話到廖彬手機裡。
這家夥竟然是騎著女士摩托車過來的,然後摩托車還在路上拋錨罷工了,讓廖彬開車過去接他。
這讓徐帆那叫個無語。
不過能夠騎著女士摩托車從潭城來樟村,也是精神可嘉了。
這就是哥們啊。
廖彬不情不願地開車去接謝亞。
徐帆他們繼續聊天。
還是說的農村的事。
劉海和顏荷他們也都是鄉下的,說起他們村子,雖然離江縣近些,不像是樟村這麼偏遠,但情況也都差不多。
原來的進城打工潮吸引太多太多的青壯到城裡工作,然後買房定居。
村裡住的都是逐漸年邁的老人。
條件好的,還會在老家建新房子。
條件沒那麼好的,就還是老房子在那裡挺著。
老年人種種田、種點蔬菜,養些雞鴨,逢年過節等著兒女回來團圓,平時打打麻將什麼的,似乎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