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隻要是臘製品做得好,就足夠他賺得盆滿缽滿了。
初五,徐立堅到徐帆家裡,和徐帆將開年後開工所需的原料清單列舉了出來。
開始聯係那些養殖戶,讓他們準備送貨。
兼著“財務”、“人事”的許夢瑤則是做出來新的員工表,還有年前那個月的工資報表。
徐帆看過以後,就是感慨,“這以後想不努力都不行了啊……”
許夢瑤在旁邊暗笑。
是啊。
等工廠再開工,廠裡邊的員工就有三十多號人了,再加上直播團隊那邊,光是工資開支,就是筆不小數目。
不努力,不賺錢,怎麼能熬得下去?
初八開工。
工廠裡邊又是鞭炮齊鳴。
一車車雞鴨魚肉等被送到工廠裡邊。
徐帆組織開了個員工大會,希望大家新年共勉,努力工作。
然後又給每個人都發了四百塊的新年紅包。
隨即便正式開工。
生產那邊,徐帆除去讓許夢瑤管著財務方麵的事情以外,其餘的幾乎全都交給徐立堅負責。
他自己將主要精力放在直播帶貨這邊。
隻這過完年,直播間裡的銷量果然是遠不如年前那麼多。
白天徐帆帶了幾個小時的貨,成交量卻隻有數百單。
這其實也已經算是不錯,而且徐帆也早有預料,但心裡還是有點小落差。
他不禁深思起年前和艾彬他們吃那頓飯時,艾彬他們說的那些話。
網絡直播時代,創造了太多的奇跡。
有不知道多少人一夜爆紅,然後在爆紅後走向網紅的“儘頭”——直播帶貨。
而這類網紅往往因為沒有打造記憶點,而導致迅速過氣。
他固然不算是這類主播。
他賬戶上的粉絲多是通過他發布的日常短視頻,還有直播吸引。這也是他的直播間為什麼粉絲互動,和帶貨成交量都會比較高的緣故。
但如今他的粉絲增長日趨緩慢,甚至停步不前,這也足夠說明一個問題。
那就是單靠他發布的那些日常短視頻,還有直播內容,已經差不多達到這個賽道的極限。
艾彬他們公司旗下那麼多主播,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他們說在這種情形下,就必須要開始琢磨換賽道,或者是添加新的元素。
不然就可能不僅僅是漲粉緩慢那麼簡單,甚至可能影響平台推流,到時候人氣越來越低。
徐帆絕對不願意看到那樣的情況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