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一天,黃帝突然心血來潮,對身邊的岐伯說:“嘿,岐伯,我這心裡一直有個疑惑,就是想不通針灸裡那虛實補瀉的門道。你能不能給我講講,讓我這腦袋瓜子也開開竅?”
岐伯一聽,心裡暗笑:“這黃帝啊,平時一副威嚴模樣,原來也有求知若渴的時候。”於是,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針灸秘籍”傳授。
“黃帝啊,要說這補瀉之道,其實就跟你吃飯一樣,得講究個‘恰到好處’。你想啊,要是肚子餓了,就得多吃點,這就是‘補’;要是吃撐了,就得悠著點,這就是‘瀉’。針灸也是這樣,得根據人體的虛實來。”
“比如說,要是哪個地方‘實’了,比如咱們現在說的胃火旺盛,那你就得深刺,就像挖寶藏一樣,得挖到深處才能把邪氣給逼出來。而且啊,刺完了還不能急著按,得讓它慢慢排氣,這就叫‘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極出其邪氣’。”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哦?這麼說來,那‘虛’的時候呢?”
岐伯笑了笑:“要是‘虛’了,比如氣血兩虛,那你就得溫柔點,淺刺就行,像是在給花兒澆水,得慢慢來,彆一下子把根給衝壞了。刺完了還得趕緊按住,彆讓外麵的邪氣趁機溜進來,這就叫‘淺刺之,以養其脈,疾按其痏,無使邪氣得入’。”
黃帝聽得連連點頭,但又忍不住問:“可這邪氣、穀氣,我怎麼分辨呢?”
岐伯神秘一笑:“這你就不懂了吧!邪氣來的時候,那可是急吼吼的,像是急著趕火車一樣;而穀氣呢,就從容多了,像是悠閒散步的老大爺。你感受一下,是不是這個理兒?”
黃帝一聽,頓時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脈象實的時候,深刺;脈象虛的時候,淺刺。這不就是針灸的精髓嗎?”
岐伯豎了個大拇指:“對頭!不過啊,這還不夠。比如說,你要是哪裡痛了,那脈象肯定是實的。這時候,你就得找那些能止痛的穴位,狠狠地紮一針,讓邪氣無處遁形!”
黃帝一聽,興趣更濃了:“那你說說,都有哪些止痛的穴位?”
岐伯摸了摸下巴,開始如數家珍:“要說止痛的穴位啊,那可得多了去了。比如合穀穴,就在你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靠近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這個穴位啊,可是個‘萬能止痛穴’,頭痛、牙痛、胃痛,一針下去,保管你痛得沒那麼厲害。”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這不就是個‘止痛小能手’嘛!那還有其他的嗎?”
岐伯點了點頭:“當然啦!還有足三裡,這可是個養生大穴,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脛骨前脊外1橫指處。你要是胃痛、腹脹、便秘啥的,紮這個穴位,保證你舒服多了。”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聽起來好神奇啊!那還有沒有其他穴位,也能讓人‘痛並快樂著’的?”
岐伯被黃帝的幽默逗樂了:“哈哈,黃帝兄啊,你這要求可真高!不過啊,還真有這麼一個穴位,叫內關穴。它位於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這個穴位啊,對於心痛、胃痛、嘔吐啥的,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一針下去,保證你‘痛並快樂著’,哈哈!”
黃帝突發奇想,對身邊的岐伯說:“岐伯啊,我這心裡頭有個疑惑,就像那貓爪子撓的一樣,癢癢得緊。你說這病啊,有時候在頭上,有時候在腳上,咱們針灸的時候,有沒有什麼鐵定的法則呢?”
岐伯一聽,嘿,這黃帝還真是個愛鑽研的主兒,於是慢悠悠地捋了捋他那飄逸的胡須,緩緩道來:“這事兒啊,簡單得很!從腰往上,不管是頭疼腦熱還是脖子酸,你找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就對了;從腰往下,腿疼腳麻啥的,那就得靠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來救場了。記住啊,病在上麵,咱們就從下麵動手;病在下麵,咱就往高處找穴位。頭上有病,你就往腳上紮;腰上不舒服,那就看看膝蓋後頭的膕窩,說不定有驚喜哦!”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心想:這岐伯還真是有兩把刷子,說得頭頭是道。不過,黃帝也是個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主兒,接著又問:“那這病到底是怎麼生出來的,又從哪兒開始紮針呢?”
岐伯微微一笑,仿佛一切儘在掌握之中:“這事兒啊,得從頭說起。病要是生在頭上,那感覺就像是戴了個十斤重的大鐵帽,沉甸甸的;生在手上,手臂就跟灌了鉛似的,抬都抬不起來;生在腳上,那就更彆提了,走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軟綿綿的。所以啊,治病這事兒,得追根溯源,先找到病根兒,再下手不遲!”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心裡那叫一個佩服啊!
岐伯娓娓道來:首先說說這手太陰肺經,它可是個大佬級彆的存在,從胸部一路走到大拇指,負責守護你的上半身。其中有個穴位叫中府,就在你鎖骨下方,乳頭外側兩寸的地方。這個穴位啊,就像是肺部的守門員,你要是咳嗽、氣喘啥的,揉揉它,立馬就舒服多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再來說說雲門穴,就在中府穴下麵一寸多的地方。這個穴位啊,就像是肺部的通風口,你要是覺得胸悶、氣短,那就多揉揉雲門穴,保證你呼吸順暢,心情舒暢!
接下來咱們聊聊手陽明大腸經,這條經絡啊,從食指一路走到鼻子旁邊,主要負責消化和排泄。其中有個穴位叫合穀,就在你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凹陷處。這個穴位啊,簡直就是便秘的克星!你要是吃多了不消化,或者便秘啥的,用力按按合穀穴,保證你大便通暢,一身輕鬆!
還有個穴位叫曲池,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的時候就能找到。這個穴位啊,就像是身體的清潔工,你要是覺得皮膚癢、濕疹啥的,多揉揉曲池穴,保證你皮膚光滑細膩,像嬰兒一樣!
再來說說足太陰脾經,這條經絡從腳趾頭一路走到胸部,主要負責脾胃的運化。其中有個穴位叫隱白,就在你大腳趾內側的趾甲根角旁。這個穴位啊,就像是脾胃的小護士,你要是胃痛、腹脹啥的,揉揉它,立馬就舒服多了。
還有個穴位叫太白,在腳內側緣,第一蹠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這個穴位啊,簡直是健脾養胃的寶貝!你要是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啥的,多揉揉太白穴,保證你胃口大開,吃啥啥香!
咱們聊聊足陽明胃經,這條經絡從頭部一路走到腳趾頭,主要負責消化和吸收。其中有個穴位叫足三裡,就在你膝蓋外側下方三寸的地方。這個穴位啊,簡直就是美容養顏的秘籍!你要是皮膚暗淡、長斑啥的,每天按按足三裡穴,保證你皮膚白裡透紅,美麗動人!
還有個穴位叫天樞,在肚臍旁開兩寸的地方。這個穴位啊,就像是腸道的指揮官,你要是便秘、腹瀉啥的,揉揉天樞穴,保證你腸道通順,一身輕鬆!
岐伯接著說:剛才不是說了嗎?病在腰上,取之膕。這膕窩裡頭啊,藏著一個超級大穴位——委中穴。這個穴位啊,就像是腰部的守護神,你要是腰疼、腿麻啥的,多揉揉委中穴,保證你腰不酸、腿不疼,走路都帶風!
委中穴的位置嘛,就在你膝蓋後麵的正中央,屈膝的時候就能找到。這個穴位啊,可不止治腰疼那麼簡單,它還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簡直就是身體的小太陽!
說到這裡啊,咱們已經把這黃帝和岐伯提到的經絡穴位都聊了個遍。不過啊,這中醫的學問啊,深似海,咱們這隻是冰山一角。不過呢,就算隻是一角,也夠咱們受益匪淺了!
你想啊,這頭上不舒服,咱們就往腳上找穴位;腰上不舒服,咱們就往膝蓋後頭找。這不就是中醫講的“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嘛!這其中的奧秘啊,就像是大自然的循環往複,生生不息。
再來回顧一下咱們聊的這些穴位吧!手太陰肺經的中府、雲門;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穀、曲池;足太陰脾經的隱白、太白;足陽明胃經的足三裡、天樞;還有膕窩裡的委中穴。這些穴位啊,就像是咱們身體的守護神一樣,時刻守護著咱們的健康!所以啊,朋友們啊,彆忘了每天按按它們哦!保證你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生活更美好!
黃帝閒來無事,就琢磨起了一個大問題:“哎,岐伯啊,你說咱們這針灸啊,是不是也得跟著四季的腳步走,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呢?”岐伯一聽,嘿,這可是個有意思的話題,於是他慢悠悠地說:“皇上您問得好!春天呢,咱們人體的氣都在毫毛上溜達;夏天,這氣就跑到了皮膚上撒歡兒;秋天,它就躲進了肌肉縫隙裡小憩;到了冬天,這家夥乾脆就鑽到筋骨裡頭貓冬了。所以啊,咱們給人紮針,得順著這四季的脾氣來,這才叫順應天時,事半功倍呢!”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喲嗬,這麼說來,針灸還有這麼多講究?那胖瘦不同的人,也得區彆對待咯?”岐伯捋了捋胡子,笑得那叫一個狡黠:“那是自然!給胖子紮針,咱們就選秋冬時節,這時候他們的氣血收斂,紮起來效果杠杠的;給瘦子呢,春夏季節最合適,他們氣血活躍,紮針就像給花兒澆水,吸收得快得很!”
想象一下,咱們的身體就像個大自然的小宇宙,跟著四季變換,有著不同的節奏和韻律。春天,萬物複蘇,咱們的皮膚也開始“蘇醒”,毛孔張開,迎接溫暖的陽光。這時候,你要是感覺身體有點“春困”,不妨試試按摩或者輕刺一下合穀穴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合穀就像春天裡的一縷清風,能提神醒腦,讓你精神抖擻。
夏天,熱情如火,咱們的氣血也跟著沸騰起來,都跑到皮膚表層玩耍了。這時候,如果你熱得受不了,或者因為天氣熱而心煩意亂,可以試試按摩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內關就像夏天裡的一杯冰鎮檸檬水,能清心除煩,讓你心情大好。
到了秋天,收獲的季節,咱們的氣血開始往肌肉深層撤退,準備過冬。這時候,你可能會感到身體有點沉重,或者容易疲勞。彆急,咱們有足三裡穴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足三裡就像是秋天裡的暖陽,能健脾益氣,增強你的體質,讓你秋天也能元氣滿滿。
冬天,萬物沉寂,咱們的氣血也躲進了筋骨裡,準備冬眠。這時候,如果你感覺手腳冰涼,或者容易感冒,那就得請出咱們的“暖寶寶”——湧泉穴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蹠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湧泉穴就像冬天裡的一把火,能溫補腎陽,讓你的腳丫子暖洋洋,整個冬天都不怕冷。
說到胖瘦不同人的針灸差異,咱們也得來點實際的。胖子嘛,秋冬季節氣血收斂,這時候給他們紮針,就像是給飽滿的果實摘個尖兒,既能調理身體,又不會傷元氣。比如,給胖子紮脾俞穴位於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能健脾利濕,幫助他們減肥瘦身。
瘦子呢,春夏季節氣血活躍,這時候給他們紮針,就像是給乾涸的土地澆澆水,能促進氣血運行,增強體質。比如,給瘦子紮胃俞穴位於背部,當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能調理脾胃,讓他們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
當然啦,中醫針灸博大精深,可不是咱們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不過呢,咱們至少能明白一個道理:針灸啊,得跟著四季的腳步走,還得因人而異,這樣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