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一天,黃帝心情挺好,就坐在他那金碧輝煌的宮殿裡,捋著長長的胡須,對身邊的岐伯說:“岐伯啊,我這心裡有個事兒,老想不明白了。你說這厥心痛,就是那種感覺像被錐子猛地紮了心一樣,疼得要命的那種心痛,它到底是怎麼個回事兒?特彆是當這心痛得厲害,人們都說這是脾心痛,這背後的道理是什麼呢?”
岐伯一聽,嘿,這黃帝今兒個是動了真格啊,得好好給他說道說道。於是,岐伯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說:“黃帝啊,你這問題問得好!厥心痛,痛起來就像錐子刺心,那可不是鬨著玩的。特彆是當這心痛得讓人直打滾,那八成就是脾心痛在作祟了。要想治這脾心痛啊,咱們得靠針灸,特彆是然穀和太溪這兩個穴位,那可是咱們中醫的寶貝啊!”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心想:“嘿,這倆穴位聽起來挺神秘啊,趕緊讓岐伯給我細細道來。”
岐伯一看黃帝這表情,就知道他上鉤了,於是開始了他的爆笑中醫課堂。
“首先啊,咱們說說然穀穴。這個穴位啊,它藏在咱們腳的內側,腳底板和腳踝連接的那個窩窩裡麵,你找找看,是不是有個凸起來的小骨頭?對,就是那裡,往下一按,哎喲,那叫一個酸爽!不過彆怕,這穴位可是個寶貝,它能幫你緩解心痛、胃痛、糖尿病、月經不調啥的。為啥呢?因為它啊,就像是身體裡的一個小水庫,能幫你調節水分,還能讓你的脾胃、腎臟都舒舒服服的。所以啊,當你心痛得要命的時候,紮一針然穀,保管你立馬舒服多了。”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岐伯啊,你這穴位說得跟變魔術似的,不過聽起來確實挺有意思的。那太溪穴呢?它又是怎麼回事?”
岐伯微微一笑,繼續他的講解:“太溪穴啊,它就在然穀穴的上麵一點點,也是腳內側那條線上。你找找看,是不是有個脈搏在跳?對,就是那裡!這個穴位啊,它可是腎經上的大腕兒,能幫你補腎氣、強腰膝、治耳鳴啥的。為啥說它能治脾心痛呢?因為中醫講究五行相生相克嘛,腎是水,脾是土,水能生土。所以啊,當你脾心痛得厲害的時候,刺激一下太溪穴,就等於給脾胃加了點營養,讓它們有力氣去對抗疼痛了。而且啊,這個穴位還能幫你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讓你的身體更健康、更有活力!”
黃帝清了清嗓子,一臉認真地問道:“岐伯啊,我有個事兒挺好奇的。就是那種看起來臉色慘白慘白,跟見了鬼似的,整天都喘不過氣來,人們說這是肝心痛的症狀,這到底是咋回事兒呢?”
岐伯一聽,嘿,這黃帝今兒個是打算深入探討中醫的奧秘啊!於是他摸了摸下巴上的長胡子,故作深沉地說:“這事兒啊,說起來簡單也簡單,複雜也複雜。厥心痛嘛,就是那種突然之間心痛得要命的感覺,臉色蒼白得跟白紙一樣,好像隨時都要歸西似的。而且啊,這人還整天都喘不上氣,感覺胸口像是被一塊大石頭壓著,這其實就是肝心痛的表現啦!”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趕緊追問:“那咋辦呢?有沒有什麼靈丹妙藥或者神秘療法能搞定這玩意兒?”
岐伯笑了笑,擺了擺手:“靈丹妙藥?神秘療法?不存在的!咱們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施治,對症下藥。對於這種厥心痛、肝心痛啥的,針灸療法那可是杠杠的!具體來說呢,咱們得找兩個穴位,一個叫行間,一個叫太衝。紮了這兩針,保證他痛得沒那麼死去活來的!”
黃帝一聽,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行間?太衝?這倆穴位在哪兒?有啥神奇之處?”
岐伯一看黃帝這求知若渴的樣子,心裡那個得意啊!於是他開始娓娓道來,詳細講解起了這兩個穴位的神奇之處。
先說行間穴吧,這可是足厥陰肝經上的一個重要穴位。它位於咱們腳的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間的縫隙上,靠近大拇趾那一側,大概距離趾蹼邊緣0.5寸的地方。你彆看這穴位小,作用可大了去了!行間穴是肝經的滎穴,滎穴嘛,就像是河流裡的小溪流,雖然不大,但水流湍急,有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的功效。想象一下,你的肝就像是一個大火爐,火勢太旺了,燒得你心痛難耐。這時候,行間穴就像是一把滅火器,唰的一下,把火給滅了,你的心也就不那麼痛了。
黃帝一聽,眼睛直放光:“哇!這麼神奇!那太衝穴呢?是不是更厲害?”
岐伯笑了笑,說:“太衝穴嘛,那可是肝經上的原穴,地位可不低!它位於咱們腳的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間的縫隙往上,大概兩橫指的地方。這個穴位啊,就像是肝經的總開關,掌控著肝經的氣血運行。要是肝經的氣血不通暢了,心痛啥的也就跟著來了。這時候,咱們刺激一下太衝穴,就像是給肝經疏通了一下管道,氣血順暢了,心痛自然也就緩解了。”
黃帝撓了撓頭,自言自語道:“哎,我這心裡老有個疑問,就是那個厥心痛啊,你說這人躺著不動還好,一翻身或者換個地方,心痛就緩和點,但一活動起來,哎喲,那痛得簡直要上天!這是咋回事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岐伯慢悠悠地飄過來,一臉淡定地說:“陛下啊,您這問題問得好!這厥心痛啊,躺著或換個地方確實能暫時緩解,但一動就痛得要命,臉色還看不出啥變化,這八成是肺心痛在搗鬼。治這個嘛,簡單,紮兩針就好啦!”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哦?紮哪兒?快說說!”
岐伯微微一笑,伸出手指,比劃了起來:“這第一針啊,就紮魚際穴!魚際嘛,就在咱們大拇指根那塊肉嘟嘟的地方,你摸摸,是不是軟軟的,像條小魚兒?這穴位啊,是肺經上的大寶貝,專治各種肺係疾病,比如咳嗽、氣喘,還有咱們現在說的肺心痛。紮一針下去,保管你肺部舒暢,心痛減輕!”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連忙點頭:“嗯嗯,記下來記下來!那第二針呢?”
岐伯繼續比劃:“第二針嘛,就紮太淵穴!太淵啊,在手腕這兒,你把手掌朝上,手腕橫紋那兒,橈動脈搏動最明顯的地方就是它。這穴位啊,可是肺經的原穴,原穴就像河流的源頭一樣,氣血旺盛,紮這裡能調和肺氣,疏通經絡,對於肺心痛那可是立竿見影的效果!”
黃帝一聽,樂嗬嗬地說:“哈哈,原來如此!看來咱們中醫真是博大精深啊,一根針就能解決大問題!”
說到這裡,咱們不妨再深入聊聊這兩個穴位,以及它們背後的中醫理論和針灸療法。
先說魚際穴吧,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有畫麵感,仿佛能看到一條小魚兒在手掌上遊來遊去。其實啊,魚際穴位於咱們大拇指的根部,那塊肉嘟嘟、軟綿綿的地方。你按一按,是不是感覺特彆舒服?這穴位啊,是肺經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它連接著手太陰肺經的氣血,就像是肺經的一個小泵站一樣,能夠推動氣血在肺經中順暢運行。
所以啊,當你感覺肺部不舒服,比如咳嗽、氣喘、胸悶啥的,不妨多揉揉魚際穴。這一揉啊,氣血就活躍起來了,肺部也就跟著舒暢了。要是厥心痛發作,痛得死去活來,趕緊找個針灸高手,一針紮下去,保管你痛感大減,心裡美滋滋!
再來說說太淵穴吧,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有深度,仿佛能看到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手腕處湧動。其實啊,太淵穴就在咱們手腕橫紋那兒,橈動脈搏動最明顯的地方。你摸摸看,是不是能感受到心跳的節奏?這穴位啊,可是肺經的原穴哦!
原穴嘛,就像河流的源頭一樣重要。它彙聚了肺經的氣血精華,是調節肺氣、疏通經絡的關鍵所在。所以啊,當你感覺肺氣不足、呼吸不暢、心痛難忍啥的,不妨多按按太淵穴。這一按啊,氣血就洶湧澎湃起來了,肺部也就跟著強壯了。要是厥心痛來襲,痛得你滿地打滾,趕緊找個針灸大師,一針紮進太淵穴,保管你痛感瞬間消失,心裡樂開花!
黃帝清了清嗓子,擺出一副“我很認真”的表情,問道:“岐伯啊,我一直有個疑惑,那個‘真心痛’到底是個啥玩意兒?為啥聽起來就這麼嚇人呢?”
岐伯一聽,心裡暗笑:這黃帝大佬也有不懂的時候啊!但他臉上還是保持著那副“我很專業”的笑容,緩緩說道:“哎呀,黃帝啊,這‘真心痛’啊,可不是鬨著玩的。它一來,那手腳啊,就跟冰櫃裡拿出來的似的,涼颼颼的,一直涼到手指頭、腳趾頭。這心痛得啊,就跟有把刀在裡麵絞似的,疼得你死去活來。”
黃帝一聽,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這麼嚴重?那……那還有救嗎?”
岐伯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搞得黃帝一頭霧水。岐伯這才慢悠悠地說:“這‘真心痛’啊,要是早上發作,晚上可能就……嗯,你懂的;要是晚上發作,第二天早上,嘿,那結果也一樣。所以啊,這病啊,得早發現早治療,不然……”
黃帝一聽,嚇得差點從龍椅上掉下來:“我的媽呀,這麼凶險!那咱們中醫有啥辦法能治這病不?”
岐伯一看黃帝這緊張樣,忍不住笑了:“黃帝啊,您彆急。咱們中醫啊,講究的是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這‘真心痛’啊,其實就是心臟出了問題,血脈不通,氣血瘀滯。所以啊,咱們得從平時就開始調養身體,讓氣血順暢,心臟健康。”
黃帝一聽,這才鬆了口氣:“那……那具體咋調養呢?總不能天天吃仙丹吧?”
岐伯擺了擺手:“仙丹啥的咱就先放一邊。其實啊,調養身體很簡單,就是吃喝拉撒睡都得注意。吃的呢,得清淡點,彆太油膩;喝的呢,多喝水,少喝酒;拉撒呢,得順暢,彆便秘;睡的呢,得規律,彆熬夜。這些做好了,身體自然棒棒的。”
黃帝又對著岐伯發問:“岐伯啊,我有個事兒挺納悶兒的,你說這心痛吧,有時候疼得人要命,但為啥咱們中醫裡頭有說心痛不能隨便紮針的呢?這裡麵有啥講究不?”
岐伯一聽,嘿嘿一笑,那笑容裡透著一股子“你這個問題問得好”的得意勁兒,緩緩開口:“黃帝啊,這事兒吧,得從咱們中醫的深奧理論說起,您聽好了,咱慢慢道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首先啊,咱們得明白,心痛這事兒,可不是鬨著玩的。它可不是簡單的胸口疼那麼簡單,它往往是身體內部出了大問題的信號燈。中醫裡頭講,‘不通則痛’,心痛往往意味著心脈不通,氣血瘀滯。但這瘀滯裡頭啊,還分好幾種情況呢。”
“比如說吧,有一種心痛,那是真的不能隨便紮針的,為啥?因為這裡麵啊,有個詞兒叫‘盛聚’。您可以理解為心臟周圍啊,聚集了一堆不該有的東西,比如瘀血啊、痰濕啊,甚至是一些無形的邪氣,它們擁堵在那裡,讓心臟這個‘發動機’運轉不暢,自然就疼了。”
黃帝一聽,眉頭皺得更緊了:“那這盛聚聽起來挺嚇人的,咱們中醫不是講究針灸通經絡、調氣血嗎?為啥不能對這些盛聚下手呢?”
岐伯擺擺手,笑道:“黃帝啊,您這思路是對的,但也得講究方式方法嘛。針灸確實是咱們的看家本領,但它也不是萬能的。您看,心臟多金貴啊,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要是出了問題,那可得小心對待。咱們說的‘心痛不可刺’,並不是說絕對不能針灸,而是說不能直接紮心臟周圍的穴位,也就是‘腧穴’。”
“為啥呢?因為心臟周圍的穴位啊,那都是敏感地帶,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更大的問題。想象一下,您要是給心臟邊上的穴位來一針,萬一紮到不該紮的地方,那心臟不得直接‘罷工’嘛!所以啊,對待心痛,咱們得先用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搞清楚病因,再用溫和的方法,比如中藥調養、推拿按摩,或者選擇一些遠離心臟的安全穴位進行針灸,慢慢疏通經絡,調和氣血。”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