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一天,黃帝閒來無事,就琢磨起人體那些奇奇怪怪的病症來了。他眉頭緊鎖,自言自語道:“哎,我這心裡頭啊,老有個疑問,就是有人心痛得死去活來,還帶著小腹鼓鼓囊囊的,這疼痛還滿肚子亂跑,上上下下沒個準兒,而且啊,上廁所都成問題,這到底是個啥情況呢?”
這時,岐伯悠悠地走了過來,手裡還晃悠著幾根銀針,一臉神秘地說:“喲,黃帝這是又遇到難題啦?來來來,讓我這老中醫給你說道說道。”
黃帝一看岐伯這架勢,立馬來了精神,眼睛一亮:“快,快給我講講,這到底是咋回事?”
岐伯清了清嗓子,緩緩道來:“這心痛啊,還帶著小腹滿脹,疼痛上下亂竄,大小便都不順暢,這一般是足厥陰肝經在搗亂呢。你想啊,肝經它負責疏通氣血,調節情誌,要是它堵了或者不暢快了,那氣血不就亂套了?心痛、小腹滿脹、疼痛亂跑,這都是肝經不通暢的表現。”
黃帝聽得連連點頭,但又疑惑地問:“那該怎麼治呢?總不能讓它一直這麼鬨騰下去吧?”
岐伯微微一笑,從懷裡掏出一根銀針,在空中比劃了兩下:“治嘛,當然得用咱中醫的拿手好戲——針灸啦!針對這種情況,咱們先紮足厥陰肝經上的幾個關鍵穴位。比如說,太衝穴,它就在腳背上,大腳趾和二腳趾之間往腳背方向大約兩寸的地方。這穴位啊,就像是肝經上的一個小開關,紮一針下去,肝經的氣血就流通順暢了,心痛、小腹滿脹的症狀就能得到緩解。”
黃帝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這麼神奇?那趕緊說說,還有哪些穴位也管用?”
岐伯接著說道:“彆急,還有行間穴,它在太衝穴前麵一點,也是腳背上,這個穴位能清肝瀉火,對於因為肝火旺盛導致的心痛、小腹不適也有很好的療效。還有啊,章門穴也不能忘,它在肋骨下麵,肚臍旁邊,這個穴位是肝經的募穴,就像是肝經的大門,刺激它,能調和肝脾,緩解腹痛腹脹。”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但又忍不住插嘴:“那要是還氣短,喘不上氣來呢?”
岐伯哈哈一笑:“這事兒簡單,那就得輪到咱們手太陰肺經出場了。肺主氣,司呼吸,氣短不夠用,那就是肺氣虛或者肺經不通。這時候,咱們就紮太淵穴,它在手腕上,大拇指根部那塊肌肉凸起的地方,這可是肺經的原穴,補肺氣、通肺經那是一絕。再配上中府穴,它在鎖骨下麵,乳房上麵那點位置,這個穴位能宣肺理氣,寬胸止咳,對於氣短、胸悶、咳嗽都有很好的療效。”
黃帝聽完,拍著手笑道:“哈哈,原來如此,岐伯你這醫術真是絕了!以後誰再心痛、小腹滿脹、氣短啥的,咱就照著這法子紮一針,保證藥到病除!”
岐伯擺擺手:“哎,黃帝大人,話可不能這麼說。針灸雖好,但也得看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因病而異。而且啊,針灸這事兒,看似簡單,實則深奧,穴位找不準,手法不對,那可就得鬨笑話了。”
好了,咱們言歸正傳,繼續聊聊這針灸的事兒。剛才岐伯提到了幾個穴位,什麼太衝、行間、章門、太淵、中府啥的,這些穴位啊,可都是中醫裡的寶貝疙瘩,每個都有它獨特的作用和位置。
先說這太衝穴吧,它可是肝經上的大明星,位於腳背上,大腳趾和二腳趾之間往腳背方向大約兩寸的地方。這個穴位啊,就像是一個小小的交通樞紐,能夠疏通肝經的氣血,調節情誌,緩解因為肝經不通暢導致的心痛、小腹滿脹等症狀。你要是感覺心裡憋屈,或者情緒波動大,不妨試試按摩或者針灸這個穴位,說不定能幫你找回那份寧靜和舒適哦!
再來說說行間穴,它就在太衝穴前麵一點點,也是腳背上。這個穴位啊,就像是肝經上的一個小火爐,能夠清肝瀉火,對於因為肝火旺盛導致的各種不適,比如心痛、小腹不適、頭痛目赤啥的,都有很好的療效。你要是感覺自己像是被點了一把火,燒得心煩意亂,那就趕緊找行間穴來降降火吧!
還有章門穴,這個穴位可厲害了,它位於肋骨下麵,肚臍旁邊,是肝經的募穴。就像是肝經的大門一樣,刺激它,能夠調和肝脾,緩解腹痛腹脹等症狀。你要是感覺自己肚子脹得像個氣球,或者肝區隱隱作痛,那就試試按摩或者針灸章門穴吧,說不定能讓你瞬間輕鬆不少哦!
接下來咱們說說手太陰肺經上的穴位吧。太淵穴可是肺經的原穴,位於手腕上,大拇指根部那塊肌肉凸起的地方。這個穴位啊,就像是肺經的小水庫,能夠補肺氣、通肺經。你要是感覺自己氣短不夠用,或者肺活量小得可憐,那就趕緊找太淵穴來加加油吧!
最後說說中府穴,它位於鎖骨下麵,乳房上麵那點位置。這個穴位啊,就像是肺經的小風扇,能夠宣肺理氣,寬胸止咳。你要是感覺自己胸悶氣短,或者咳嗽連連,那就試試按摩或者針灸中府穴吧,說不定能讓你瞬間呼吸順暢,咳嗽停止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黃帝閒來無事,就跑到岐伯那裡去串門。黃帝一進門,就愁眉苦臉地說:“岐伯啊,我最近有個問題困擾得不行,就是想不通為啥心痛這事兒,你說咱們中醫裡頭有個九節刺之的法子,這到底是啥原理啊?”
岐伯一聽,嘿,這事兒簡單啊,於是捋了捋胡子,慢條斯理地說:“黃帝啊,這事兒你得聽我細細道來。心痛嘛,咱們中醫講究的是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九節刺之,說的就是通過刺激特定的穴位,來達到治療心痛的效果。你按我說的做了,保證一針下去,立馬見效!”
黃帝一聽,眼睛立馬就亮了:“真的?那你快說說,到底是哪些穴位,我得好好學學!”
岐伯笑了笑,說:“彆急,咱們一個個來。首先啊,第一個穴位,咱們得找內關穴。這內關穴啊,就在你前臂掌側,腕橫紋上兩寸的地方,兩根肌腱之間。它可是個心包經的穴位,對心痛、心悸、胸悶這些症狀啊,簡直是手到擒來!你按一按,是不是覺得心裡舒服多了?”
黃帝一聽,連忙照做,果然覺得心裡舒服了不少,不禁連連點頭:“對對對,就是這裡,感覺真的不一樣了!”
岐伯一看黃帝這反應,心裡暗笑,這家夥還真是個好奇寶寶,於是接著說:“好嘞,那咱們接著來。第二個穴位,咱們得找膻中穴。這膻中穴啊,就在你胸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它可是個任脈的穴位,中醫講‘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對心痛、胸悶、氣短這些症狀,也是效果杠杠的!你按一下,試試感覺怎麼樣?”
黃帝一聽,連忙又按了按膻中穴,這一按,嘿,還真彆說,心裡那叫一個舒坦啊,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