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黃帝和岐伯又湊一塊兒閒聊啦。黃帝摸著下巴,一臉好奇地問岐伯:“岐伯啊,平常咱們給人紮針治病,那給普通正常人紮針,這裡頭有啥講究不?”
岐伯一聽,樂了,笑著說:“黃帝呀,這給普通人紮針,門道可不少嘞!首先啊,咱得瞅瞅這人的臉色,是白是黑,根據這個來調整紮針的方法。為啥要看臉色呢?這臉色就好比是身體的一個小信號燈,能透露出不少身體裡的秘密呢!”
“你想啊,要是一個人臉色白白淨淨的,透著健康的紅潤,那就說明他身體裡的氣血運行得挺順暢,就像那清澈的小溪,順順當當沒阻礙。這時候啊,咱們紮針就按照常規的方法來,一般不會出啥岔子。
要是這人臉色黑不溜秋的,嘿,這可就有說法了。臉色黑有可能是身體裡的氣血流通不太好,或者是受了啥寒濕邪氣的影響。就好比一條原本通暢的馬路,突然被一堆障礙物給堵住了,車走得就不順暢啦。這時候紮針,就得稍微調整一下方法,得幫著把氣血給疏通疏通,把那些搗亂的邪氣給趕跑。”
“還有那種看起來端正敦厚的人,就是那種體型、神態都比較正常,穩穩當當的人。這種人的氣血啊,就像訓練有素的軍隊,特彆和調。啥叫和調呢?就是身體裡的氣血比例合適,運行有序,各個臟腑之間配合得也默契。
給這種人紮針啊,那就輕鬆多啦,按照咱們平常的紮針規矩來就行,不用搞那些花裡胡哨的特殊操作。就好比你開一輛性能良好的車,隻要按照正常的駕駛方法開,它就能跑得穩穩當當。咱們紮針也是這個理兒,正常操作,就能達到該有的治療效果。”
黃帝聽著,忍不住插嘴問:“岐伯啊,你說看臉色能知道氣血情況,可這具體咋看呢?臉色白到啥程度,黑到啥程度,有個標準不?”
岐伯哈哈一笑,說道:“黃帝呀,這標準嘛,其實也沒個死規定,全靠咱這雙眼睛的經驗。臉色白得不正常,就像白紙一樣,一點血色都沒有,那肯定是氣血不足啦。這就好比一個房子,裡頭沒了暖氣,自然就冷冷清清,沒了活力。
要是臉色黑得發暗,還帶著點烏青,那就說明身體裡有淤血或者寒濕之氣在搗亂。就像水裡混進了臟東西,水就變得渾濁不堪啦。咱們得根據這些不同的情況,來調整紮針的深淺、力度和穴位。”
“比如說,臉色白氣血不足的人,紮針的時候就得稍微淺一點,力度也要輕一些。為啥呢?因為他們身體本身就虛,氣血不夠,要是紮得太深、用力太大,就好比本來就沒多少糧食的倉庫,還被強行拿走一些,身體可就吃不消啦。
而對於臉色黑有淤血或者寒濕的人,紮針就得稍微深一點,力度也要適當加大。這就好比要把堵住河道的大石頭搬開,得用點力氣才行。咱們通過紮針,刺激穴位,讓氣血流通起來,把那些淤血和寒濕邪氣都給排出去。”
黃帝又問:“岐伯啊,那針對不同臉色的人,紮針選的穴位也不一樣吧?”
岐伯點點頭,說:“那當然啦!臉色白氣血不足的人,咱們可以選一些能補氣血的穴位,像足三裡、三陰交這些穴位就特彆好。足三裡這個穴位,就像是身體裡的一個氣血大倉庫,刺激它就能增加身體裡的氣血儲備。三陰交呢,能調節肝、脾、腎這三個重要臟腑的氣血,讓氣血運行得更順暢。
對於臉色黑有淤血或者寒濕的人,咱們就得多選一些能活血化瘀、散寒祛濕的穴位,比如血海、委中這些穴位。血海穴,一聽這名字就知道,它能像大海一樣,把身體裡的淤血給化解掉。委中穴呢,就像是一個排汙口,能把身體裡的寒濕邪氣通過這個口子排出去。”
黃帝若有所思地說:“岐伯啊,照你這麼說,給人紮針還真是個細致活,得綜合考慮好多因素呢。那除了臉色,還有其他要考慮的因素不?”
岐伯笑著說:“黃帝呀,那可多了去了!人的體型、體質、生活習慣這些都得考慮進去。比如說,有的人長得五大三粗,身體壯實得很,像個大力士。這種人氣血比較旺盛,紮針的時候力度就可以稍微大一些,就像給一輛大卡車加油,得加足了油才能跑得歡。
可要是碰到那種體型瘦小,弱不禁風的人,紮針就得小心又小心啦。他們的氣血相對比較虛弱,紮針力度就得輕,就像給小樹苗澆水,不能澆太多太猛,不然小樹苗可受不了。”
“還有體質這一塊。有的人是熱性體質,就像個小火爐,老是覺得身上熱烘烘的,容易上火。這種人紮針的時候,就得選一些能清熱降火的穴位,紮針的手法也要稍微涼一些,就像給小火爐降降溫。
要是寒性體質的人,就像個冰疙瘩,老是手腳冰涼,怕冷得很。給這種人紮針,就得選一些能溫陽散寒的穴位,紮針手法也要偏溫熱一些,就像給冰疙瘩加點火,讓它暖和起來。”
黃帝突然腦袋一轉,冒出個問題,拍了拍岐伯的肩膀說:“岐伯啊,你說平常給人紮針咱都有一套方法了,可要是碰到那種壯士,骨頭硬邦邦,身體壯得像頭牛的人,這紮針該咋整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岐伯一聽,樂了,興致勃勃地開始講起來:“黃帝呀,這給壯士紮針,裡頭的門道可多啦!你得先知道,這種壯士的身體有它特彆的地方。他們骨頭硬朗,肌肉結實得很,關節活動起來也很靈活,看起來那叫一個精神。
不過呢,壯士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那種看著壯實,但平時可能不太注意保養身體,生活習慣比較隨性的。這種人啊,身體裡的氣就像那攪亂的河水,流通得不太順暢,血液呢,也有點渾濁,就好比一杯水混進了不少泥沙。
另一種壯士呢,那可是活力滿滿,氣血運行就像山間清澈的小溪,又快又乾淨。咱們紮針的時候,就得根據這兩種不同的情況,采取不一樣的辦法。”
“先說說這第一種,氣澀血濁的壯士。為啥會這樣呢?就好比一條原本通暢的河道,因為長期不清理,堆滿了各種垃圾,水流就變得緩慢又渾濁了。這種壯士可能經常暴飲暴食,大魚大肉吃太多,還不愛運動,身體裡的氣血就被堵住啦。
給這種壯士紮針的時候,咱們就得紮得深一點,而且要多留一會兒針。這就好比要清理河道裡的垃圾,你得把工具伸到深處,好好搗鼓搗鼓,才能把那些堵塞的東西弄出來。多留針呢,就是為了讓針更好地發揮作用,慢慢地把氣血給疏通開。
比如說,咱們選足三裡這個穴位,這穴位就像身體裡的一個交通樞紐,特彆重要。對於氣澀血濁的壯士,咱們把針紮進去得深一些,在裡麵多停留一會兒,就像在這個交通樞紐裡好好整頓一下秩序,讓氣血能順暢地流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