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也很有效哦!比如說,經常按摩足三裡這個穴位,就在小腿上。足三裡可是個超級大穴位,對脾胃特彆好,就像給脾這個大管家做了一次舒服的按摩,能增強脾胃的功能。”
“還有內關穴,在手腕上,經常按摩它能調理心臟的功能,讓心這個大管家能更好地工作。另外,太溪穴對腎也有很好的保養作用,每天按摩一會兒,能讓腎這個小火爐一直旺旺的。”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又問:“少俞啊,在古代,醫生們是怎麼根據這些理論來給病人看病治病的呢?”
少俞笑著說:“黃帝大大,在古代呀,醫生們可厲害啦!他們通過望、聞、問、切這些方法,就能判斷出病人的五臟是不是柔弱,有沒有得消癉的傾向。”
“比如說,醫生會先看看病人的臉色,如果臉色蒼白或者發黃,沒有光澤,這可能就是氣血不足,五臟柔弱的表現。然後再聽聽病人說話的聲音,如果聲音微弱,有氣無力的,這也可能說明肺和脾不太好。”
“接著,醫生會問問病人的飲食、睡眠、大小便這些情況。要是病人吃不下飯,睡眠不好,大便也不正常,這都能反映出五臟的問題。最後呢,醫生會摸摸病人的脈象,通過脈象的變化來判斷五臟的狀態。”
“如果判斷出病人五臟柔弱,容易得消癉,醫生就會根據具體情況開藥方。比如說,如果是脾胃柔弱,可能會用一些健脾益氣的藥物;如果是腎柔弱,就會用一些補腎的藥物。通過這些藥物的調理,讓五臟慢慢強壯起來,預防消癉病的發生。”
黃帝感慨地說:“少俞啊,中醫真是太神奇啦!那在現代,這些理論還有用嗎?”
少俞哈哈一笑,說:“黃帝大大,這些理論在現代可有用著呢!現在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是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經常熬夜、吃垃圾食品、壓力還大,這些都容易導致五臟柔弱。”
“而且呀,現在得消癉這種病的人也不少呢,很多糖尿病患者的症狀就和消癉有點相似。中醫的這些理論能幫助現代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通過調理飲食、改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和按摩這些方法,就能預防和調理五臟柔弱,減少消癉病的發生。”
“中醫注重整體觀念,把人體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像有些西醫隻關注局部的問題。中醫通過調理身體的陰陽平衡,提高身體的抵抗力,讓身體自己去對抗疾病。所以啊,中醫在現代依然有著重要的價值,是守護我們健康的好幫手!”
咱們接著深入扒一扒這五臟柔弱和消癉之間更複雜、更有趣的關係。咱先說說這五臟之間那千絲萬縷的聯係,它們就像一個緊密合作的小團隊,心是團隊的“老大”,掌控著精神和意識;肝呢,是個“情緒調節師”,負責疏泄情緒;脾是“後勤部長”,管著營養運化;肺像個“氣體交換員”,掌管呼吸;腎則是“能量儲備庫”,儲存著身體的精華能量。
當一個人五臟柔弱時,就好比這個團隊裡的成員都有點不給力。比如說,肝這個“情緒調節師”柔弱了,它就沒辦法很好地調節情緒,人就容易變得愛發脾氣,情緒波動大。這股不良情緒就像一顆小石子,扔進了身體的“池塘”裡,泛起層層漣漪,影響到其他成員。
肝的問題可能會連累到脾這個“後勤部長”。肝屬木,脾屬土,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裡,木克土。當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像木長歪了,用力過猛,就容易克製脾土太過,導致脾的運化功能出現問題。這時候,人可能就會出現食欲不振、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身體沒辦法很好地吸收營養,就像“後勤部長”工作失誤,團隊成員都沒吃飽飯,沒力氣乾活啦。
再看看肺和腎。肺主氣,腎主納氣,它們倆就像一對好搭檔,一個負責把空氣吸進來,一個負責把氣往下收納。要是腎柔弱了,就像“能量儲備庫”沒什麼存貨了,腎沒辦法很好地納氣,肺吸進來的氣就沒辦法很好地被身體利用,人就容易出現氣短、氣喘等症狀,就像跑步沒跑幾步就喘得不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且呀,五臟柔弱還會影響到身體裡的氣血運行。氣血就像身體裡的“快遞員”,負責把營養和能量送到各個角落。五臟柔弱,氣血的生成和運行都會受到阻礙,就像“快遞員”的車壞了,沒辦法按時送貨。這時候,身體的各個器官得不到充足的營養和能量,功能就會下降,更容易被疾病找上門來。
那消癉又是怎麼在五臟柔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呢?剛才咱們說過,五臟柔弱會導致身體陰陽失調,產生內熱。這內熱就像一個小火苗,剛開始可能隻是微微燃燒,但如果不加以控製,它就會越燒越旺。
這個小火苗會不斷地消耗身體裡的津液,津液就好比身體裡的“潤滑油”,對各個器官的正常運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津液被消耗,人就會感覺口渴,老是想喝水。而且,這小火苗還會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讓人吃得多,但體重卻不斷下降,就像身體裡有個“小怪獸”,不停地把吃進去的東西快速消耗掉。
在古代,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說,有個書生,平時特彆愛讀書,經常熬夜到很晚。時間一長,他就感覺自己身體越來越差,老是覺得累,還特彆容易發脾氣。吃飯也沒什麼胃口,稍微吃點就腹脹。後來,他還出現了口渴、多尿的症狀,體重也慢慢減輕。醫生給他診斷後,發現他就是五臟柔弱,加上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導致身體裡產生了內熱,患上了消癉病。
醫生根據他的情況,給他開了一些調理五臟、清熱滋陰的中藥,還讓他調整生活習慣,早睡早起,適當運動。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他的症狀逐漸減輕,身體也慢慢恢複了健康。
在現代社會,這種情況也很常見。很多上班族,整天坐在辦公室裡,對著電腦,缺乏運動,飲食也不規律,經常吃外賣。長期這樣下去,五臟很容易變得柔弱。再加上工作壓力大,情緒緊張,就更容易出現身體問題。
比如說,小張是個程序員,每天加班到很晚,飲食也不注意,經常吃油膩、辛辣的食物。最近他發現自己老是口渴,喝很多水都不解渴,體重也下降了不少。去醫院檢查,雖然沒有確診糖尿病,但醫生告訴他,他的身體已經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態,五臟功能不太好,有患上消癉類疾病的風險。
這時候,中醫的調理方法就派上用場啦。除了前麵說的飲食、運動、按摩這些方法,中醫還會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的調理。比如說,如果一個人是因為長期熬夜導致心和肝柔弱,醫生可能會在藥方裡加入一些養心安神、疏肝理氣的藥物。
對於那些因為過度勞累、飲食不規律導致脾胃柔弱的人,醫生會著重調理脾胃,用一些健脾和胃的藥物。而且,中醫還會強調情誌調理,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因為情緒對五臟的影響可不小呢!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