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先來了個開場總結:“黃帝大大啊,您瞧這人身上的五臟六腑,它們要是能保持正常的狀態,人就平平安安的;可要是出了岔子,那病就找上門啦。”就好比一個公司,各個部門五臟六腑)都正常運轉,這公司才能順順利利,要是哪個部門掉鏈子,那公司業績就得受影響,人也就跟著生病咯。
黃帝拋出新問題:為啥有人“百毒不侵”,有人弱不禁風?
黃帝一聽,摸著胡子說:“哎呀,岐伯啊,你說得挺有道理。但這不是我想問的關鍵。我就納悶兒了,有些人呐,那簡直像開了掛,活到天壽都不帶生病的。就算遇到天大的事兒,嚇得魂兒都快沒了,或者碰到超極端的冷熱天氣,人家照樣沒事兒。可還有些人,天天躲在屋裡,啥驚嚇都沒有,咋還老是生病呢?你快給我嘮嘮這是為啥。”
岐伯微微一笑,清了清嗓子說道:“黃帝大大,這五臟六腑啊,就好比邪氣的小窩。咱來仔細嘮嘮為啥有些人容易生病,有些人不容易生病。”
“先說這五臟大小。要是五臟都小小的,這人倒是不咋生病,可就是小心眼兒,容易操心,天天愁得像個小苦瓜,一點小事兒就能愁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就像那種把一塊錢當一百塊花的人,啥事都精打細算,操心太多。您想啊,天天這麼愁,心能不累嘛。”
“要是五臟都大大的呢,這人做事就慢悠悠的,像個慢性子。你想讓他著急上火,那可難咯,就好比給老牛拉車,你再怎麼催,它還是慢悠悠地走。不過這種人心態好,不容易被煩心事乾擾,也算是一種福氣吧。”
“再說說五臟的高低。要是五臟都長得高,這人就喜歡高高在上,乾啥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說話做事都透著一股傲氣,走路都恨不得鼻孔朝天。您想啊,這種人是不是有點像古代那種傲嬌的貴族,覺得自己啥都懂,彆人都不如他。”
“要是五臟都低呢,這人就比較喜歡低調,老想著讓著彆人,啥事都往後躲,就像那種在人群裡總是默默站在角落的人,不爭不搶,覺得隻要大家好就行。”
“接著講講五臟堅脆。五臟要是都很堅實,那就像給身體建了一座鋼鐵堡壘,邪氣根本就攻不進來,人自然就不咋生病,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就好比一輛豪車,質量杠杠的,開個幾十年都不出毛病。”
“可要是五臟都脆得像玻璃,那麻煩可就大了,稍微有點風吹草動,邪氣就像小偷一樣溜進來,這人啊,就跟個病秧子似的,三天兩頭往醫院跑,一點抵抗力都沒有。這就好比一輛破自行車,到處都是毛病,動不動就掉鏈子。”
“最後說說五臟的端正和偏傾。五臟都端正的人,就像正人君子,為人處世特彆和諧,容易跟人相處得好,大家都喜歡跟他交朋友,就像太陽一樣,溫暖又招人喜歡。”
“要是五臟都偏傾,這人就有點小心眼兒,心思不正,說不定還喜歡偷偷摸摸乾些不光彩的事兒。這種人呐,就不能跟他掏心窩子,說話做事反複無常,今天說東,明天說西,就像一陣風,捉摸不透。”
黃帝聽了岐伯這一番詳細又有趣的解釋,恍然大悟,拍著大腿說:“哎呀呀,岐伯啊,聽你這麼一說,我可算是明白了。沒想到這小小的五臟六腑,居然藏著這麼多的秘密,不僅跟人的健康有關,還跟性格啥的都掛鉤呢。”
咱們先來好好說說這五臟小的人。這種人啊,心就跟針尖兒似的,芝麻大點兒事兒都能在心裡頭反複琢磨,愁得頭發一把一把地掉。比如說,晚上睡覺前突然想起來白天跟人說話的時候,好像用詞不太恰當,會不會得罪人家了?就這麼個事兒,能翻來覆去想一晚上,越想越焦慮,覺都睡不好。
從中醫角度來講,心主神明,心小就容易神明不安。老是操心,就像給心臟這個“發動機”一直加壓,時間長了,心臟受不了,各種毛病就來了。那咋調理呢?首先得學著放寬心,啥事彆往心裡去。就像大禹治水,不能堵,得疏導。沒事兒多出去走走,看看風景,跟朋友嘮嘮嗑,把心裡的事兒說出來,彆一個人悶著。飲食上呢,可以多吃點桂圓,桂圓能補心安神,就像給心臟吃了顆“定心丸”。晚上睡覺前,泡泡腳,加點艾葉,促進血液循環,也能讓心情放鬆些,睡個好覺。
五臟大的人,那性子就跟溫吞水似的,乾啥都不著急。你看他做個事兒,旁人都急得跳腳了,他還慢悠悠地按自己的節奏來。這種性格也有好處,遇到突發情況,不容易慌亂,能保持冷靜。但要是在現代社會,這性子有時候就有點耽誤事兒。比如上班老是遲到,因為他覺得時間還早著呢,不著急。
從中醫角度,五臟大說明身體的元氣比較充足,但氣血運行相對緩慢。想要調整的話,就得給自己找點有挑戰性的事兒做,刺激一下,讓自己動起來。可以嘗試參加一些競技類的運動,像籃球、足球,在激烈的對抗中,加快自己的節奏。飲食上多吃點山楂,山楂能活血化瘀,加快氣血運行,就像給身體的“交通”疏通一下,彆讓氣血都堵在那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五臟高的人,那真是高傲得沒邊兒了。總覺得自己站在山頂,彆人都在山腳下。跟人聊天,三句話不離自己多厲害,彆人都得圍著他轉。這種性格在人際交往中,很容易得罪人,大家表麵上客客氣氣,背地裡都不太願意跟他打交道。
從中醫角度講,五臟高會導致氣血上湧,容易出現頭暈、目眩這些症狀,就像水都往高處流,下麵就缺水了。所以這種人得學會低調,把自己的姿態放低。沒事兒多看看書,尤其是那些講做人道理的書,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平時可以多吃點芹菜,芹菜能平肝降壓,把往上衝的氣血給降下來,讓身體恢複平衡。
五臟低的人,太低調了,簡直就是人群裡的“小透明”。啥事都往後退,不敢爭取自己的權益。有時候明明自己有能力,也因為太低調,錯失了很多機會。
從中醫角度看,五臟低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陽氣不能很好地升發。這種人得試著改變一下自己,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可以參加一些演講、辯論之類的活動,鍛煉自己的膽量和表達能力。飲食上多吃點韭菜,韭菜能溫補腎陽,提升陽氣,讓身體的氣血活躍起來,就像給身體點了一把火,把陽氣燒得旺旺的。
五臟堅的人,身體好得讓人羨慕,就像個小超人,很少生病。但也不能因為身體好就胡作非為。有些人為了炫耀自己身體好,冬天穿個短袖到處跑,夏天空調開到最低溫度對著吹。時間長了,身體再好也扛不住。
從中醫角度,五臟堅說明正氣充足,但也要注意保養。平時還是要遵循四季變化,該添衣添衣,該減衣減衣。飲食上不要暴飲暴食,保持均衡。可以偶爾吃點山藥,山藥能健脾益胃,增強身體的抵抗力,讓這個鋼鐵堡壘更加堅固。
五臟脆的人,身體就像林黛玉似的,弱不禁風。稍微著點涼,就感冒了;吃點不乾淨的東西,腸胃就鬨彆扭。這種人得像嗬護易碎的寶貝一樣照顧自己。
從中醫角度,要從根本上調理五臟。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睡眠就像給身體充電,隻有電充滿了,身體才有能量去抵抗邪氣。飲食上要特彆注意,多吃點容易消化的食物,像小米粥、南瓜粥,既能養胃,又能補充營養。還可以吃點枸杞,枸杞能滋補肝腎,慢慢地把五臟調養得強壯起來。沒事兒也彆老躺著,適當做一些輕柔的運動,像太極拳、八段錦,能促進氣血運行,增強體質,但千萬彆累著自己。
五臟端正的人,那簡直就是人群中的“萬人迷”,性格隨和,跟誰都能處得來,大家都喜歡跟他交朋友。這種人不僅人際關係好,身體也相對健康。為啥呢?因為心情好啊!中醫講“心主喜”,心情舒暢,氣血就通暢,身體各個器官都能正常工作。
不過,就算五臟端正,也不能掉以輕心。要繼續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習慣。平時可以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跟朋友們聚聚,分享快樂,把這種好心情一直延續下去。飲食上可以吃點紅棗,紅棗能養血安神,讓心情更加愉悅,同時也能給身體補充營養,維持身體的良好狀態。
五臟偏傾的人,心思就像迷宮一樣,讓人捉摸不透。性格古怪,一會兒一個想法,說話做事反複無常。今天說要跟你一起合作做個事兒,明天就反悔了,讓人摸不著頭腦。這種性格不僅影響人際關係,對自己的身體也不好。
從中醫角度看,五臟偏傾導致氣血運行紊亂,神明失養。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得從心理上調整自己。可以嘗試一些冥想、瑜伽之類的活動,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梳理清楚自己的想法。平時多跟性格開朗、正直的人交朋友,受他們的影響,慢慢改變自己古怪的性格。飲食上可以吃點佛手,佛手能疏肝理氣,調節氣血運行,讓身體和心理都恢複到正常狀態。
黃帝聽了岐伯這一番生動又詳細的講解,恍然大悟,感慨道:“岐伯啊,你這一番話,真是讓我對人體五臟的奧秘了解得透透徹徹。原來五臟的形態不僅影響著我們的性格,還跟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這世間萬物,真是奇妙無比。”
岐伯笑著回答:“黃帝所言極是。人體就像一個小宇宙,五臟六腑各司其職,又相互關聯。我們了解這些知識,就是為了更好地順應身體的規律,保持健康。”
黃帝點點頭,說:“那我們得把這些知識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身體,學會如何養生,這樣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地生活。”
於是,黃帝和岐伯便開始將這些關於五臟的知識,通過各種方式傳授給百姓。百姓們聽了之後,都覺得受益匪淺,紛紛按照這些方法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慢慢地,整個部落的人身體都越來越健康,生活也越來越幸福。而黃帝和岐伯關於五臟的這段對話,也成為了中醫養生文化的經典,流傳千古,一直啟發著後人探索人體的奧秘,追求健康美好的生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後世,這些知識不斷被傳承和發展。中醫們根據不同人的五臟特點,製定出更加個性化的養生和治療方案。比如說,遇到一個五臟脆、容易感冒的病人,醫生除了開一些調理五臟的中藥,還會詳細地告訴他如何注意保暖、合理飲食,甚至會推薦適合他的運動方式。再比如,對於那些五臟偏傾、性格古怪的人,中醫不僅從藥物上調理氣血,還會建議他們去參加一些修身養性的活動,像書法、繪畫班,幫助他們平複內心的浮躁,調整性格。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古老的中醫智慧走出了部落,傳播到了更廣闊的地域。不同地方的人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對這些養生方法進行了進一步的創新和完善。在北方,氣候寒冷,人們會更加注重保暖,多吃一些溫熱性的食物來增強體質;而在南方,氣候濕熱,人們則會選擇一些清熱祛濕的食物來調養身體。但無論地域如何變化,黃帝和岐伯所傳授的關於五臟與健康、性格關係的核心知識,始終是人們養生保健的重要依據。
直到今天,我們依然能從這些古老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在現代生活中,很多人因為壓力大、生活不規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而當我們回顧這些經典的中醫理論時,會發現它們就像一盞盞明燈,為我們指引著健康生活的方向。無論是調整心態、合理飲食,還是適當運動,這些簡單而有效的方法,都能幫助我們嗬護自己的五臟六腑,讓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都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去迎接生活中的各種挑戰,享受美好的人生。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