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黃帝最近那好奇心就像被點了火的炮仗,“噌噌”往上漲,開啟了瘋狂的求知模式。這不,瞅準了岐伯,像個追著十萬個為什麼的小孩,“嗖”地一下就湊過去問:“岐伯啊,你快給我講講,這肝在咱身體裡,到底跟其他部位是咋呼應配合的呀?我這腦袋裡全是問號,都快變成‘問號腦袋’啦!”
岐伯一聽,嘿,這問題我熟得就像自家門口的路啊!他故意清了清嗓子,擺出一副超級正經的模樣,說道:“黃帝啊,您可聽好了,這肝呐,和咱們的指甲那關係,簡直比鐵哥們兒還要鐵,就像兩塊粘在一起的口香糖,形影不離。您瞧瞧這指甲,這裡麵的門道可多了去了,簡直就是身體狀況的‘小秘密地圖’。要是指甲厚得像城牆,顏色還發黃,那就說明膽這小家夥長得結結實實的,像個小胖子;要是指甲薄得像紙,顏色發紅,膽就比較單薄,像個小瘦子;指甲硬得跟石頭似的,顏色發青,那膽的性子就跟鞭炮似的,一點就著;指甲軟趴趴的,顏色偏紅,膽的性子就跟慢悠悠的蝸牛似的,不緊不慢;指甲直直的,顏色白白淨淨,沒有啥亂七八糟的紋路,那膽就是個直爽的‘愣頭青’;要是指甲長得歪歪扭扭,顏色發黑,還布滿了紋路,那就壞了,膽可能就像打了個死結,難受得很呐!”
這都說的啥呀?是不是聽得您腦袋都快成漿糊了?彆著急,聽我給您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慢慢掰扯掰扯。先來說說為啥肝和指甲關係這麼鐵。在中醫這個奇妙得像魔法世界的領域裡,肝那可是個相當重要的角色,被稱為“將軍之官”,您就把它想象成軍隊裡威風凜凜的大將軍,掌管著調兵遣將的大權,維持著身體這支部隊的正常運轉。而指甲呢,就像是肝派出的小偵察兵,鬼精鬼精的,能偷偷把肝的一些情況透露給咱們。
您想啊,肝主藏血,這肝就像一個超級大倉庫,裡麵儲存著身體裡的血液,這些血液就像士兵的糧草,不僅要給身體各個部位提供營養,還要像媽媽照顧寶寶一樣,滋潤著指甲。指甲得到了足夠的滋養,才能長得又健康又漂亮,就像小樹苗得到了充足的陽光和水分,茁壯成長。要是肝出了問題,血儲存不好或者供應不足,指甲就像沒了後勤保障的士兵,立馬就會“鬨情緒”,各種狀況就像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
再來講講指甲和膽的那些事兒。這膽啊,彆看它個頭小小的,就像個不起眼的小不點兒,可它在身體裡的作用可不小,就像個機靈的小參謀,輔助著肝這位大將軍。它負責儲存和排泄膽汁,膽汁就像一把小剪刀,幫助把食物剪碎,好讓身體更好地消化吸收。而且啊,中醫裡講究“肝膽相照”,這倆不僅在功能上配合得那叫一個默契,就連在指甲上都能看出點“小九九”來。
比如說指甲厚,顏色發黃的情況。這就好比指甲蓋兒像是給自己穿了一層厚厚的“黃鎧甲”,這說明膽這個小機靈鬼也長得結結實實的。為啥這麼說呢?因為膽厚實了,就像一個大水庫,庫容大,膽汁的儲存和排泄功能就比較強,能夠更好地幫助消化。就像水庫蓄水多,放水穩,灌溉莊稼消化食物)就輕鬆,身體吸收的營養足了,指甲自然就長得厚實,這指甲就像個驕傲的小戰士,雄赳赳氣昂昂的。
反過來,要是指甲薄,顏色發紅,就像指甲蓋兒變成了一層薄薄的“紅紙片”,這就暗示膽可能比較薄。膽薄了,膽汁的儲存量可能就少,就好比一個小水庫,水不多,灌溉莊稼消化食物)的時候就有點吃力,身體吸收的營養少了,指甲也就長得單薄,像個弱不禁風的林黛玉,看著就讓人擔心。
再瞧瞧指甲堅硬,顏色發青的。這指甲硬得像石頭,顏色還發青,就好像指甲在那喊:“我可不好惹!”這其實是膽的性子比較急的表現。膽急了,膽汁排泄起來就像開閘放水一樣,“嘩”地一下就出去了,雖然消化食物的速度可能挺快,但有時候也容易“用力過猛”,就像開車一腳油門踩到底,容易出狀況。身體可能就會出現一些小麻煩,比如這人容易發脾氣,像個一點就著的炮仗,口苦得像吃了黃連,那滋味可不好受。
要是指甲軟軟的,顏色偏紅,這指甲就像個溫柔的小綿羊,說明膽的性子比較緩。膽緩了,膽汁排泄就像小溪流水一樣,慢悠悠的,雖然比較溫和,但有時候消化食物可能就會慢半拍,就像小火燉菜,得花些時間才能熟透。不過這種情況下,身體相對來說會比較平和,不容易出現大的情緒波動,就像湖麵沒有大風,平靜得很。
然後是指甲直直的,顏色白白的,沒有啥雜紋。您看這指甲,規規矩矩、乾乾淨淨的,就像個正直的小書生,這就表示膽比較直爽。膽直爽啊,膽汁的排泄就比較順暢,身體的氣機也跟著通暢,人也就不容易憋悶,心情大多時候都挺舒暢,就像一條沒有彎道的高速公路,車跑得順,人心裡也暢快,每天都能哼著小曲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後說說指甲長得不好看,顏色發黑,還有好多紋路的情況。這指甲看起來就像被烏雲籠罩,還布滿了蜘蛛網,這可就是膽可能“打結”啦。膽打結,就好比膽汁的排泄通道被堵住了一部分,膽汁不能順暢地流出去,就像水管被堵住了,水不通暢,自然會影響身體的消化功能。而且這時候,身體可能還會出現一些不舒服,比如脅肋部脹痛啊,就好像膽在跟你抗議:“我難受啦,快幫幫我!”
咱來舉幾個生活中的例子,讓您更好理解。比如說老張,平時那是無肉不歡,頓頓都得吃油膩膩的東西,還老是熬夜,不到淩晨不睡覺,簡直就是個“夜貓子”。時間一長,他發現自己的指甲變得又厚又黃,就像塗了一層厚厚的黃油,都能反光了。去看中醫,醫生說這是因為他膽厚實了,但這種厚實可不是啥好事,是因為油膩食物吃多了,就像給膽這個小水庫裡扔了一堆垃圾,加上熬夜傷了肝,肝不好了,膽的負擔也加重,膽汁排泄就有點不暢快。醫生建議他調整飲食,少吃油膩,早點睡覺,慢慢把膽的功能調回來。就像給膽這個小水庫清理清理垃圾,讓它恢複正常蓄水和放水的功能。
再看小李,她最近工作壓力大得像座山,天天焦慮得不行,頭發都大把大把地掉。過了一陣子,她發現自己的指甲變得又薄又紅,就像透明的紅紙一樣,輕輕一折感覺就要斷了。去看醫生,醫生說這是因為長期焦慮影響了肝,肝又連帶影響了膽,膽變薄了,消化功能也受影響。這就好比一條產業鏈,上遊的肝出問題了,下遊的膽也跟著遭殃。醫生讓她放鬆心情,適當運動,還開了些調理肝膽的藥。就像給這條產業鏈重新調整調整,讓它恢複正常運轉。
小王呢,脾氣特彆急,一點就著,像個炮仗似的。最近他發現自己的指甲變得又硬又青,就像石頭一樣,摸起來都硌手。去谘詢中醫,中醫說這就是他膽急的表現,讓他儘量控製情緒,不然長期這樣對肝膽都不好。就像一輛車,老是猛踩油門,發動機肝膽)可受不了。
小趙是個慢性子,乾啥都慢悠悠的,走路都比彆人慢半拍。他的指甲軟軟的,顏色偏紅。中醫說這是他膽緩的體現,雖然性子慢,但也得注意適當加快點節奏,加強點運動,讓身體的代謝快一些,不然消化功能可能會越來越弱。就像小火一直燉著,火太小了,飯都煮不熟。
從中醫理論來講,肝和膽的關係那叫一個緊密,就像一對連體嬰兒,誰也離不開誰。肝屬木,膽也屬木,它們就像同一棵樹上的兩根樹枝,相互依存,相互影響。肝主疏泄,就像一個勤勞的指揮官,負責調暢身體裡的氣機,讓氣血能夠順暢地在身體裡跑來跑去,還能調節情誌,讓咱們心情舒暢。膽呢,主決斷,就像一個勇敢的將軍,在關鍵時刻能幫咱們拿主意,還負責儲存和排泄膽汁,幫助消化食物。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膽汁才能順利排泄,膽的決斷功能也才能正常發揮。而膽的正常運作,又能反過來促進肝的疏泄。這就好比兩個好搭檔,一個負責出謀劃策,一個負責果斷執行,配合得好,身體這部“大機器”才能運轉良好,要是配合不好,那就得出亂子。
要是肝的疏泄功能出了問題,膽汁排泄不暢,膽就容易“打結”,出現膽囊炎、膽結石等問題。您想啊,膽汁堵在那兒排不出去,就像一條路被堵住了,車走不了,肯定得亂套。膽一亂套,各種毛病就都來了,疼起來那叫一個要命,讓人直冒冷汗。反過來,膽有了毛病,也會影響肝的疏泄,導致肝氣鬱結,人就容易心情不好,愛發脾氣,看啥都不順眼,還可能出現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倒了,後麵的都跟著倒。
所以啊,咱們要想肝和膽都健康,得從生活的方方麵麵入手。飲食上,少吃油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這些食物就像一群小搗蛋鬼,容易給肝膽添麻煩。比如說辣椒,吃多了就像在肝膽裡點了一把火,燒得它們難受。多吃點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像蔬菜、水果、粗糧這些,它們就像一群小衛士,能幫著肝膽減輕負擔。比如說菠菜,這玩意兒就像給肝膽做清潔的小掃帚,能清肝熱、通便秘,讓肝膽裡的“垃圾”順利排出去。還有蘋果,富含各種維生素和纖維素,就像給肝膽補充能量的小充電寶,能促進膽汁分泌,讓膽的工作更順暢。
生活習慣上,可彆熬夜。熬夜對肝膽的傷害那簡直就是“暴擊”。晚上十一點到淩晨三點,這可是肝膽排毒的黃金時間,您要是這時候還不睡覺,就好比把肝膽排毒的大門給關上了,毒素排不出去,在身體裡越積越多,肝和膽能不抗議嘛!就像一個垃圾場,垃圾越堆越多,肯定會發臭,影響周圍環境。所以啊,每天儘量在十一點前就爬上床,舒舒服服地睡個好覺,讓肝膽能安安靜靜地排毒,第二天起來又是活力滿滿的一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心情也得調好。中醫講“肝主情誌”,情緒對肝的影響可大了去了。您要是整天生氣、鬱悶,這肝就像被烏雲籠罩的小樹,長不好。肝不好,膽也得跟著遭殃。保持心情舒暢,沒事多笑笑,就像給肝和膽吹了一股溫暖的春風,讓它們能茁壯成長。您可以找些自己喜歡的事兒做,聽聽音樂、看看電影、跟朋友聊聊天,把那些壞情緒都拋到九霄雲外。比如說聽音樂,舒緩的音樂就像給肝和膽做按摩,能讓它們放鬆下來。
運動也不能少,像散步、慢跑、太極拳等這些運動,都對肝膽有好處。散步就像給肝和膽來了一場輕鬆的漫步,能促進氣血流通,讓肝和膽的功能更活躍。想象一下,肝和膽手牽著手,在身體裡悠閒地散著步,氣血也跟著歡快地流動,多愜意呀!慢跑呢,能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就像給肝膽的工作加了點速,讓它們更有勁兒。這就好比給肝和膽配備了一輛小跑車,讓它們在身體裡風馳電掣,把該乾的活兒都高效完成。太極拳呢,動作緩慢、柔和,能調節身心,讓肝和膽在一種和諧的狀態下工作。它就像一場輕柔的舞蹈,帶著肝和膽一起翩翩起舞,使它們的節奏更加協調。
要是不小心讓肝或者膽出了問題,也彆慌。中醫裡有很多辦法可以調理。比如說按摩太衝穴,這太衝穴就像肝的“出氣筒”,在腳背上,大腳趾和二腳趾之間往上一點的位置。您每天晚上睡覺前,用大拇指按一按,左右腳各按個幾分鐘,感覺有點酸酸脹脹的就行。按這個穴位能疏肝理氣,把肝裡的悶氣都排出去,膽也能跟著舒服。就好像給肝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新鮮空氣吹進來,把那些壞情緒和濁氣都通通趕出去。
還有艾灸期門穴,期門穴就在胸部,乳頭直下,第六肋間隙。艾灸的時候,那溫熱的感覺慢慢滲透到身體裡,就像給肝和膽送了一個溫暖的小火爐,能促進肝膽的氣血運行,緩解疼痛。不過艾灸的時候可得小心,彆燙著自己。您就想象這股溫熱的力量,像個貼心的小護士,輕輕地嗬護著肝和膽,讓它們舒服一些。
再不行,還可以找中醫開點中藥調理調理。中醫會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開出合適的藥方,把肝和膽的功能調好。比如說,如果是肝鬱氣滯,可能會用柴胡疏肝散。這個方子就像一群勤勞的小工匠,幫著把肝裡那些被堵住的“管道”疏通開,讓氣血重新順暢流動。如果是肝膽濕熱,可能會用龍膽瀉肝湯。這龍膽瀉肝湯就像一場及時雨,把肝和膽裡的“大火”澆滅,把濕熱之氣都衝走,讓肝和膽恢複清爽。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