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這人好奇心特重,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對岐伯說:“岐伯啊,我最近老琢磨著咱身體裡那些氣的事兒,你給我好好講講啥是氣街唄。”
岐伯一聽,樂了,清了清嗓子說道:“黃帝啊,這氣街的學問可大了去了。咱身體裡的氣啊,就像一群調皮的小精靈,它們在身體裡跑來跑去,各有各的通道,這通道就是氣街。你瞧,胸有胸的氣街,腹有腹的氣街,頭有頭的氣街,腿上呢,也有腿上的氣街。”
黃帝眼睛睜得老大,趕緊追問:“岐伯,你快說說,這氣在不同地方,都咋個走法,又咋個停下來呢?”
岐伯笑著說:“先來說說這氣在頭的情況。這氣要是跑到頭上去了,就像一群小精靈跑到了腦袋這個大城堡裡,最後會停在腦這兒。為啥停在腦呢?這腦就好比是身體的總指揮中心,氣到這兒來,是給總指揮送消息,順便接受總指揮的調配。你想啊,腦袋裡每天要處理多少事兒,思考問題、指揮身體動作等等,都得靠氣來幫忙運作。要是氣在腦袋這兒出了問題,就好比城堡裡的通信兵迷路了,那可就亂套了,人可能就會出現頭痛、頭暈這些症狀。”
黃帝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問:“那氣在胸呢,是啥情況?”
岐伯接著講:“氣在胸的時候啊,就像一群小精靈在胸部這個廣闊的平原上玩耍。它們最後會停在兩個地方,一個是膺,也就是咱們胸口前麵這塊兒,還有一個是背腧,就是後背那些和臟腑對應的穴位。這就好比胸部有兩個重要的根據地,氣跑到這兒,就像找到了組織。氣在胸,對咱們呼吸、心跳這些重要活動可關鍵了。要是氣在這兒出了岔子,那呼吸可能就不順暢,胸口悶得慌,就像胸口壓了塊大石頭。為啥要停在膺和背腧呢?膺這塊兒離心臟、肺這些重要器官近,氣到這兒能給它們提供能量,保證它們正常工作。背腧呢,就像身體內部臟腑和外界溝通的小窗口,氣通過這兒能調節臟腑的功能,讓它們配合得更默契。”
黃帝緊接著問:“那氣在腹又是咋回事兒呢?”
岐伯說道:“氣在腹的時候啊,就像小精靈們跑到了肚子這個大倉庫裡。它們會停在背腧,還有衝脈,以及肚臍左右兩邊的動脈那兒。這背腧在肚子這兒的作用和胸部差不多,還是調節臟腑功能。衝脈呢,可是身體裡一條非常重要的經脈,就像一條超級高速公路,氣在這條路上跑得可快了,能把營養物質和能量快速送到身體各個需要的地方。肚臍左右兩邊的動脈,就像兩個小泵站,能把氣儲存起來,也能把氣輸送到周圍的組織。氣在肚子裡要是出問題了,那麻煩可就大了,可能會肚子疼、肚子脹,就像倉庫裡東西堆得亂七八糟,都堵住了。比如說吃壞了肚子,或者肚子著涼了,氣在肚子裡就會搗亂,讓人難受得直打滾。”
黃帝又好奇地問:“那氣在腿上呢,岐伯你快講講。”
岐伯說:“氣在脛,也就是腿上的時候啊,就像小精靈們在腿這條大道上溜達。它們最後會停在氣街和承山以及腳踝往上這一片地方。氣街在腿這兒,就像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氣到這兒可以歇歇腳,然後再往周圍分配。承山呢,就在小腿肚子後麵,這個地方就像一個能量補給站,能給氣補充能量,讓氣更有勁兒地在腿上跑來跑去。腳踝往上這片區域,也能幫助調節氣在腿上的運行。要是氣在腿上不順暢,人走路可能就一瘸一拐的,感覺腿上沒力氣,就像腿上綁了個大石頭,邁不開步子。”
黃帝聽完,恍然大悟,說:“岐伯啊,這氣街的事兒還真是有趣又複雜。那要是氣在這些地方出了問題,咋治呢?”
岐伯嘿嘿一笑,說:“黃帝,這治病啊,咱得用毫針。用毫針的時候,可得講究技巧。首先得在穴位那兒按一會兒,而且要按久一點,按到啥程度呢?按到你感覺手下有反應了,就像穴位在跟你打招呼似的,這時候再下針。這就好比你要進一個屋子,得先敲門,等屋裡人答應了,你再進去。”
黃帝又問:“岐伯,用這毫針能治啥病呢?”
岐伯說:“這毫針能治的病可不少呢。像頭痛、頭暈,人暈暈乎乎的,就像喝醉了酒一樣;還有仆,就是突然暈倒,這可嚇人了;肚子疼,那滋味兒可不好受,就像肚子裡有個小怪獸在搗亂;中滿暴脹,肚子一下子變得圓滾滾的,跟個氣球似的;以及有新積,就是身體裡突然長了些不該長的東西。”
黃帝接著問:“岐伯,這些病都能用毫針治好嗎?有沒有啥區彆呀?”
岐伯點點頭,認真說道:“黃帝,這病能不能治好,還真有點講究。像那種疼痛會移動的病症,就比較容易治好。你想啊,這疼痛會跑,說明氣雖然有點亂,但還沒完全‘賴’在一個地方不走,還能活動。就好比一群調皮的孩子,雖然在教室裡搗亂,但還能被老師哄著乖乖聽話。咱們用毫針刺激穴位,引導氣的運行,就能把它們理順,疼痛也就跟著消失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黃帝好奇地問:“那要是積不痛呢,為啥就難治好呢?”
岐伯皺了皺眉頭,解釋道:“積不痛的情況就棘手多了。這‘積’啊,就像是身體裡的一些壞東西,慢慢地堆積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頑固堡壘’。它不疼,說明這些壞東西已經在那兒紮根了,和周圍的組織‘糾纏’得很深,氣都拿它沒辦法。就好比一群土匪占了山頭,還修了堅固的工事,想要把他們趕走可不容易。咱們用毫針治療的時候,就像派了一小隊士兵去攻打這個‘土匪窩’,這些壞東西已經根深蒂固,毫針的力量想要一下子把它們清除掉,可就難上加難咯。需要咱們慢慢調理,多次治療,一點點削弱它們的勢力,才有可能把病治好。”
黃帝聽了,不禁感歎道:“岐伯啊,沒想到這小小的毫針,在治療疾病上有這麼大的學問,還得根據病症的不同來判斷治療的難易。那在具體治療的時候,還有啥要注意的不?”
岐伯笑著說:“黃帝,這裡麵的門道可多著呢。比如說,用毫針的時候,針刺的深度、角度都很關鍵。刺淺了,就像給穴位撓癢癢,起不到作用;刺深了,又可能傷到其他組織,那就麻煩大了。就像炒菜,鹽放少了沒味道,放多了又鹹得沒法吃。而且不同的穴位,適合的針刺方法也不一樣,有的穴位適合直刺,有的適合斜刺,這都得根據穴位的位置和病情來決定。”
黃帝又問:“岐伯,那對於不同年齡段的人,用毫針治療的時候,是不是也有區彆呀?”
岐伯回答道:“黃帝,你問到點子上了。不同年齡段的人,身體狀況不一樣,用毫針治療自然也有區彆。小孩子呢,身體就像剛發芽的小樹苗,比較嬌嫩。給小孩子用毫針,針刺的深度要淺一些,手法也要輕柔,就像給小樹苗澆水,不能太猛,不然容易把小樹苗衝倒。而且小孩子一般不太配合,所以治療的時候得哄著點,讓他們放鬆,彆害怕。”
黃帝接著問:“那年輕人呢,他們身體強壯,是不是就可以隨便刺深點,力度大些?”
岐伯趕忙擺擺手,說道:“那可不行。年輕人雖然身體強壯,但也不能亂來。年輕人氣血旺盛,經絡通暢,針刺的時候,進針和出針的速度可以稍微快一點,但深度和力度還是要根據病情來。要是刺得太深、力度太大,反而可能會損傷氣血,就像一輛跑得很快的車,突然急刹車,容易出故障。比如說年輕人不小心扭傷了腳,雖然身體好恢複快,但用毫針治療的時候,也得找準穴位,控製好針刺的度,才能讓他們快點好起來。”
黃帝又問:“那中年人呢,他們的身體開始走下坡路了,治療的時候要注意啥?”
岐伯說:“中年人啊,生活壓力大,身體毛病也慢慢多起來。他們的氣血不如年輕人那麼充盈,經絡也可能有點堵塞。用毫針治療的時候,要先判斷他們是氣血虛還是經絡堵。如果是氣血虛,針刺的時候手法要補法為主,就像給身體補充能量;如果是經絡堵,就要用瀉法,把堵塞的氣疏通開。而且中年人可能會有一些慢性疾病,治療的時候要特彆小心,不能影響到其他臟器的功能。”
黃帝緊接著問:“老年人呢,老年人身體更弱,治療起來是不是更麻煩?”
岐伯點點頭,說道:“沒錯,老年人身體各個臟器都衰退了,氣血不足,經絡也不那麼通暢。給老年人用毫針,那可得萬分小心。針刺的深度要淺,力度要輕,頻率也不能太高。就像對待一件珍貴的瓷器,得小心翼翼的。而且老年人對疼痛比較敏感,治療前得跟他們好好溝通,讓他們放鬆心情。有時候還得配合一些溫和的調理方法,比如艾灸,幫助他們溫通經絡、補充陽氣。”
黃帝聽完,感慨地說:“岐伯啊,你對這毫針治療的講解真是太詳細了。那在不同的季節,用毫針治療會不會也有不同的講究呢?”
岐伯眼睛一亮,說道:“黃帝,你這個問題問得好。不同季節,人體的氣血運行和經絡狀態也會有所不同,所以用毫針治療確實有講究。春天呢,萬物複蘇,人體的陽氣也開始升發,這時候用毫針,要順應陽氣升發的趨勢,針刺不宜過深,以激發人體的陽氣。就像春天給莊稼鬆土,讓陽氣能更好地滋養作物。夏天,陽氣最為旺盛,氣血運行也最為通暢,針刺可以適當深一點,但也要注意不能過度消耗陽氣。秋天,天氣轉涼,陽氣開始收斂,針刺手法要逐漸輕柔,幫助人體收斂氣血。冬天,天氣寒冷,陽氣深藏,這時候針刺要更加謹慎,深度要淺,避免損傷人體的陽氣,就像冬天要給莊稼蓋上厚厚的被子保暖一樣。”
黃帝恍然大悟,說道:“岐伯啊,沒想到這毫針治療和季節也有這麼緊密的聯係。中醫的學問真是博大精深,每一個細節都關乎著治療的效果。”
岐伯笑著說:“黃帝所言極是。中醫講究的就是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從人體的各個方麵去考慮,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咱們對氣街和毫針治療的探索還遠遠不夠,以後還得繼續研究,讓更多的人受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黃帝點頭稱是,說道:“岐伯,既然毫針治療如此精妙,與人體、年齡、季節皆有聯係,那對於不同地域的人,是否也需因時因地製宜呢?”
岐伯撫須沉思片刻,緩緩說道:“黃帝,這地域因素對毫針治療的影響確實不容小覷。不同地域,氣候、環境各異,人的體質和病症也有所不同。比如北方地區,氣候寒冷,人們多以肉食為主,體質較為壯實,但易受風寒之邪侵襲。在北方用毫針治療,對於風寒濕痹等病症,針刺可適當深些,以驅散深藏於經絡的寒邪,且留針時間可稍長,好比在寒冷的屋子裡生起一盆旺火,讓熱量充分滲透。同時,北方人體質相對較強,對針刺的耐受度也較高。”
黃帝好奇地問:“那南方地區呢,南方氣候溫熱,人們的體質和針刺治療又有什麼特點?”
岐伯微笑著說:“南方氣候溫熱潮濕,人們多食稻米,體質相對較為柔弱,且易受濕熱之邪困擾。在南方用毫針治療,針刺深度宜淺,手法宜輕,因為南方人體質相對較弱,若針刺過深、手法過重,易損傷正氣。對於濕熱病症,可采用瀉法,以清熱利濕,就像疏通河道,讓濕熱之邪順著水流排出體外。而且南方氣候溫熱,人體腠理疏鬆,針刺後要注意防止感染,如同在潮濕的環境中要小心保護物品,防止發黴。”
黃帝又問:“那中部地區呢,這又有什麼不一樣?”
岐伯說道:“中部地區地勢平坦,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人們飲食多樣,體質相對均衡。但因居天下之中,四方之病皆有可能發生。在中部地區用毫針治療,需根據具體病症靈活調整針刺方法。若遇外感病症,可采用常規針刺手法;若為內傷雜病,則需結合患者的體質、病情等綜合判斷。總之,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像廚師做菜,根據不同食材和食客口味,精心調配。”
黃帝聽完,不禁感歎:“岐伯啊,這毫針治療在不同地域竟有如此多的門道。那對於不同性彆的人,毫針治療是否也有差異呢?”
岐伯點頭說道:“黃帝,男女由於生理結構和生理特點的不同,毫針治療確實存在差異。女性以血為本,經、帶、胎、產等生理活動易導致氣血變化。在月經期間,若需針刺,應避免針刺腹部和腰骶部的穴位,以防影響月經正常。對於孕期女性,更是要謹慎針刺,尤其是一些可能引起子宮收縮的穴位,如合穀、三陰交等,就像守護一座珍貴的寶藏,容不得半點閃失。而在非特殊時期,女性體質相對柔弱,針刺手法宜輕柔,注重養血調氣。”
黃帝緊接著問:“那男性呢,男性在毫針治療上有什麼特彆之處?”
岐伯回答道:“男性多以氣為主,體力活動相對較多,易出現勞損類病症,如腰膝酸軟、肩頸疼痛等。在治療這類病症時,針刺力度可稍重,以疏通經絡、行氣止痛。同時,男性由於陽氣相對較盛,在治療一些陽熱病症時,可采用較強的瀉法,就像給過熱的爐子適當減減火勢,讓其恢複正常狀態。但也要注意把握分寸,不可過度瀉陽,以免損傷正氣。”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