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者,必須得有一個優良的信譽,錢莊隻有把錢借給這樣的人,才可以避免對方出問題。”
聽到程俊的話,李承乾皺眉道:“這種人,沒多少吧。”
“當初朝廷施行公廨本錢的時候,我父皇也是這樣想的,可是底下人,也就是那些捉錢令史,施行起來,卻是讓普通百姓借錢,最後弄得好多百姓家破人亡,咱們可得引以為戒。”
程俊笑道:“所以,前期的話,得培養這樣的人。”
李承乾好奇道:“怎麼培養?”
程俊緩緩說道:“首先,得明確一點,那就是借錢經商者,經商起來,一定會穩賺不賠。”
“那讓他們經商什麼呢?”
程俊悠然道:“就拿酒館來說,釀一壇子濁酒,成本三十文錢,我以五十文錢收,如此能讓經營釀酒者一壇賺二十文錢。”
“他們要是每天能給我提供一百壇酒,就能賺到兩千文錢。”
“一個月下來,能獲利六萬文。”
程俊看著李承乾說道:“錢莊這邊,給他們借十萬文錢作為本錢,他們一個月要付利息一千文,拋去利息,他們每月獲利五萬九千文。”
“像這樣的行業,我能想到很多,比如將羊毛加工成毛線,將毛線加工成毛衣,亦或者是製作木具,如逍遙椅之類。”
程俊指了指自己的腦袋,說道:“隻要按照我的法子來做,他們隻會賺錢,不會賠錢。”
“因為有我給他們兜底。”
“然後,要找到一批想要經商的人,這批人呢,可以先從立過戰功的府兵之中挑選,也可以從他們的家眷當中挑選,優先陣亡將士的家眷。”
程俊笑道:“如此一來,府兵們將會各個想著在戰場上立下戰功,因為隻要立下了戰功,他們家人的生計,將得到長久保障。”
李承乾連連點頭,眼眸放光,暗暗記下他的話,嘬著酒盞說道:“好像真像你說的,一有利存錢者,二有利於百姓,三有利於朝廷。”
“不過朝廷好像得到的實惠最少。”
“少?”程俊嗬嗬一笑,看他酒盞空了,一邊給他倒酒,一邊接著說道:
“等一切興起來,朝廷就可以收商業稅了。”
李承乾聽到這三個字,瞬間正襟危坐,說道:“你仔細講講商業稅。”
程俊解釋道:“比方說,立下戰功的府兵,有了經商的想法,咱們安排他經商,他們賺一萬文錢,朝廷要收兩千文的稅。”
“一個人兩千文錢,一萬個人,就是兩千萬文,一個月朝廷就能收上來兩萬貫的稅收,一年就是二十四萬貫。”
程俊比劃出一個數字手勢,肅然道:“京城如此,其他地方呢?”
“我大唐有十道,隻要一個道上,一年能收二十四萬貫的商業稅,那麼,十道的話,一年就能收上來二百四十萬貫的商業稅。”
“這還是保守估計,如果經商的人賺得多,朝廷就能收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