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奏折,其實是賀表。
上麵全都是好聽的話。
李世民一臉享受的看著賀表上的內容,粗略看了一遍,就看得出,寫賀表的人,都用了心思。
誇讚的詞,幾乎沒有一個重複的。
站在旁邊整理奏折的張阿難,看著滿麵笑容的李世民,笑著說道:“陛下,奴婢覺得,如果所有奏折,都是這樣的,那該多好啊。”
李世民聞言,擺了擺手道:“好個屁,所有奏折要都是這樣,隻能說明一個問題,朕已經聽不到實話!”
“阿難,你要明白,賀表隻是一時的,真正有用的,不是賀表,而是那些說話難聽的言官,上的奏折。”
“那才是對朕,對大唐,對百姓有用的東西。”
張阿難聞言,重重點頭說道:“陛下您說的是。”
李世民不再多說,繼續看著賀表,決定等會再從頭看一遍。
承乾這小子,現在越來越會辦事了......李世民心裡想著。
也不知道是程俊教得好,還是承乾這小子自己開竅了。
不管是哪個,對他來說,都是好事。
眼下就隻有一件讓他煩心的事,那就是請太上皇。
想到這裡,李世民放下手中的賀表,揉了揉眉角,長歎了口氣,“唉。”
想到太上皇,他感覺手裡的賀表都不香了。
昨天回來之後,他親自去了一趟長孫府,找到了太上皇,跟他促膝長談了很久。
最後,他發出了邀請。
太上皇點了拒絕。
李世民並不意外,畢竟太上皇要是選擇接受,那才是意外。
太上皇是什麼性格,他太清楚了。
雖然也可以不請,但是,宮廷晚宴,若是太上皇不到場,那就少了最重要的一環。
李世民辦宮廷晚宴的最大心思,就是要讓李淵到場。
讓他好好看看,大唐在自己的治理下,成了什麼樣子。
前平突厥,後定吐穀渾。
今天晚上,突厥可汗頡利和吐穀渾可汗慕容伏允,會同時到場。
這是何等美妙的風景。
雖說昨天晚上沒有請動太上皇,但是,李世民也有辦法。
那就找個能請的動太上皇的人去請。
眼下整個長安,要說誰能請的動太上皇,就隻有一個人了。
自己剛剛封爵的長安侯!
程俊!
也不知道禦史台那邊,現在有沒有派他去請,也不知道程俊能不能請的動......
李世民心中想著。
應該可以吧,這小子鬼精鬼精的,多的是辦法。
當初就是程俊,將太上皇從京城之外請回到了京城。
對他來說,應該不難......
正當李世民思索時,一名侍衛走到了殿外,抱拳道:
“陛下,禦史大夫溫彥博,禦史中丞劉祥道,長安侯程俊求見。”
李世民聞言一愣,“嗯?”
“他們怎麼三個一塊來了?”
張阿難也是一臉疑惑,真是新鮮啊,禦史台的三個台柱子,竟然會一起過來。
李世民沉吟兩秒,“讓他們進來吧。”
“遵旨。”
侍衛抱拳應了一聲,轉身離開。
很快,兩紫一紅,三個頭戴獬豸冠的身影,走入殿內,對著龍榻禦座方向行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