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陳母竟然破罐子破摔,直接向兩位藩王允諾,讓出恭順王府原本手中的一半資源,換取兩位藩王對陳雲商路的封鎖。
可想而知,陳母對陳雲到底是有多麼恨之入骨。寧願讓出如此多的利益,換取兩個藩王對南涼商路的封鎖。
要知道,恭順王作為宗人府宗令,掌控了大周宗室的所有事務,他能從中獲取的利益,隻怕是一個極為恐怖的數字。
且不說恭順王手中掌控的田莊和商鋪,就單單說是珠寶這一個行業,在陳雲的琉璃還沒有進入市場之前,恭順王手中的珠寶鋪子,在大周之中,就屬於壟斷級彆的。
在這之中能獲取到的利潤,也隻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眾人紛紛用看傻子的表情,看向陳母。
陳母莫不是瘋了不成?
用這麼多的資源,隻為了換取兩位藩王,對陳雲的一次出手。
但實際上,陳母的考慮,遠不止如此。
在恭順王還在的時候,恭順王府的一應事務,全部都是恭順王在處理,如今恭順王一走,世子陳昇還難擔大任,而運轉恭順王府的這個重擔,就要重新落在她這把老骨頭身上。
雖然她在很久以前,也曾經能夠嫻熟地掌握府上事務,但人是不得不服老的。他不可能再有像原先那樣的精力,來處理恭順王府這麼多的事務。
這一次這麼多的宗室來此,也未嘗沒有前來分一杯羹的意思。
陳母完全相信,如果她執意要把恭順王手中的東西,牢牢捏在手中,那她不但不會得償所願,反而可能會失去更多。
倒不如,將這些自己掌控不住的資源,當做一份順手人情,給了岷王和齊王。
因為他們是宗室的高層,把恭順王府的資源給他們,換取兩位藩王的幫助,下麵的宗室可沒話說。
對付陳雲這件事情,你們又幫不上忙,哪來的臉要資源?
再加上,這一次恭順王惹上的,不是什麼小人物。恰恰是極為難纏的陳雲。
若是其他人也就罷了,但這個人可是陳雲!恭順王都被陳雲逼死了,而他陳雲,如今竟敢帶著欽差,前來恭順王府的廢墟之中,對恭順王進行問罪。
恭順王屍骨未寒,他陳雲怎麼有這個臉?!
所以,當她發現,就連她拿出了極為珍貴的太後的密令,將太後從後宮之中請出來,都治不了陳雲的時候,她知道,已經到了這種抉擇的時候了。
如果她再不果斷一點,割肉請兩位藩王出手,隻怕事情的發展,就要超出她的控製了。
至於其他宗室的反應,陳母根本就沒有放在眼裡。
在這些宗室們看來,似乎這是一筆特彆不劃算的買賣。就算請動兩位藩王很難,但也不至於要花這麼多的代價。
再說了,他們要出手的對象,是南涼王陳雲。就算南涼王陳雲所在的南涼和大周之間的通商,在這段時間內的體量劇增,但也不至於要大動乾戈到這種程度吧?
南涼的兵力強盛,但要說通商的能力,難道還能比得過京城?
諸位宗室都是覺得,陳母太過於小題大做。
但同時,他們也把幸災樂禍的目光,轉向了陳雲。
作為大周最為老牌的兩位藩王,他們若是聯手,絕對會給陳雲帶來極大的麻煩。
南涼目前最主要的商品售賣地點,還是在大周之內,以及十萬大山。
再加上,陳雲從大周向南涼的人口輸送計劃也還在持續進行中。
這些從大周帶到南涼的流民,幾乎都是靠著沿途的商隊,才能讓他們活著到達南涼。
若是憑借他們自己,幾乎是不可能抵達。
若是岷王和齊王聯手,阻斷了南涼和大周之間的商路。
那不但南涼的人口輸入會被中斷,南涼產出的商品,也會失去非常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