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剛剛收斂起來的火氣又被陳雲給激發出來。
“老六,你彆以為我不敢動手!”
晏殊站在下麵,冷汗直流。
太子這個瘋子,真以為皇帝死了就萬事大吉。
皇帝這個位置,可不好當。
若是不能控製好朝廷的風向,那恐怕,會死的很慘!
晏殊站了出來。
“殿下息怒!”
皇帝駕崩,大皇子陳胤作為監國太子,登基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而太子目前的思維還沒有轉變,竟然親自下場,當著群臣的麵,和南涼王當麵起衝突。
要知道喜怒形於色,是作為一個君王的大忌。
若是被下麵的人猜中了帝皇的喜好,投其所好,那朝政還如何維持?大家都費心思討好皇帝算了。
身為帝皇,不能什麼事情都親自下場,先把問題拋出來,不表態,看看大家的意思,把自己的觀點和態度隱藏,此舉不但可以觀察群臣對政事,對朝廷,甚至是對皇帝的反應,還能很好地判斷,每個大臣,持什麼觀點,分屬哪個陣營。
隻要有觀點的發表,一定有立場,有取向。
太子這一次,屬實是有點操之過急。
“殿下,內閣首輔這個位置,責任重大,本官唯恐不能勝任……”
“都是為了大周更好的明天著想,值此大周百廢待興之際,莫要因為一些小事,生了嫌隙!”
雖然晏殊是太子這邊的人,但是太子就這樣明晃晃地激怒南涼王,實在是讓晏殊感到心驚肉跳。
若是南涼王一氣之下,調轉攻勢,往大周這邊而來,那大周還真的抵擋不住。
到時候,隻怕陳胤,會成為一個還沒登基就一命嗚呼的太子。
所以,他隻能自己站出來,被迫地成為眾矢之的。
但隻可惜,太子不懂晏殊的良苦用心,還以為晏殊當眾拒絕了內閣首輔這個職位。
太子有些不爽。
“晏殊閣老,你這是何意?!”
給臉不要臉是吧?你是我這邊的人,你示敵以弱是什麼意思?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魏清卻在這時候開口說道。
“誰說晏閣老不能勝任?”
“論資曆,你入內閣多年。論能力,你也曾憑借一己之力,逼退匈奴大軍。論人品,你比這個落後迂腐,食古不化的老古董強上不知道多少倍!”
“你沒有資格,那以本官看,也沒誰有資格了。”
三皇子也站出來開口說道。
“沒錯,晏殊閣老,眾望所歸,你就不要推辭了!”
晏殊頓時語塞。
魏清是蠢,那三皇子就是壞了。
明知道他想要站出來,緩和太子和南涼王之間緊張的局勢,凡事過猶不及。雖然太子目前的確是站在上風,壓製陳雲。
但是,要知道,南涼王也不是個吃素的。
真的把他逼急了,難免就會遭到極為可怕的下場。
看看王甫和恭順王就知道了。
一個是當朝的閣老,另外一個是大周藩王。
每一個拿出來,說出去都是響當當的人物。
可這又如何,還不是被南涼王一個個逼死了。
由此可見,南涼王達成一件事的決心。
所以,晏殊在這裡,有意暫時緩和一下,太子和南涼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