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明正典刑了烏巢遇襲的罪魁禍首淳於瓊,袁紹胸膛之中猶然起伏洶湧,不得一縷寧靜。雖是殺了淳於瓊,可烏巢的屯糧到底是被曹軍焚毀了大半,該發生的事情已經發生,定局如此。
“彆駕,烏巢遇襲,糧草不濟,以卿之意,當如何行事。”袁紹鄭重其事的向田豐垂詢了一聲,隻是不用田豐應答,他也知道接下來將發生的事情,無非退兵爾。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糧草,再強大的軍隊也不過是陽光下的泡沫罷了,頃刻間就消弭不見。而今烏巢的屯糧被焚毀,所餘糧草不多,從後方催糧一時隻怕也來不及。
當今之計,惟有引兵北還,生出這個念頭的袁紹神色悲涼,自昨日一夜過後,他的頭上憑空多生了幾縷白發,以往英氣非凡的神態此刻略顯頹唐。
田豐先是沉默幾許,而後應答道:“明公,烏巢遇襲,糧草被焚,人馬為之震恐,眼下軍心浮動,當早做決斷,引軍次第北歸為宜。”
沮授附和了一句:“明公,彆駕所言甚是,如今糧草不濟,若是留於此地坐吃山空,其禍將無窮也,宜引軍北還,他日再做良圖為是。”
“彆駕,隻有引軍北還了嗎?”袁紹語氣略帶哀求,向田豐發出征詢,但他的語氣中,更多的是不甘心,畢竟他都統十萬大軍南下至此,無有寸功而還,這叫他如何能接受下來。
“唯有北還,方可保全元氣,不然若是留於此地,將釀禍無窮。”田豐給出了肯定的答複。
袁紹聞言默然不語,他一時間難以下定決心,田豐見狀,他出言再添了一把火:
“明公,我大軍南下,到如今已有數月的光景,如今師老兵疲,儲蓄被焚,若是不思退卻,強留於此,且不說能否在糧草耗儘前擊敗曹孟德……”
“就說關中劉季玉,此人心思深沉,有上乘謀略,今次坐山觀虎鬥,意圖收漁翁之利,數月來雖是未有動靜,但如今此等良機,劉季玉豈會坐視,豐料關中必有動靜,說不得關中人馬今時或已集結,大軍將出關矣。”
聽到劉季玉三個字,袁紹終是頷首應道:“退兵吧。”
恰如田豐所言,此次河北大軍南下,袁紹本意是旬月之內拿下中原,不給劉璋反應的機會,到時候就算劉璋想出關乾預,但中原之地早已落入他袁紹的口中,劉璋卻是無能為力也。
可如今的戰況發展,出乎袁紹的規劃,一來戰事被拖延了數月,二來有烏巢這一樁突發事件,讓袁紹不由身心俱疲,他唯有退兵,好生修養,再做良圖。
雖是袁紹決定了退兵,但十萬大軍退走,並不是一股腦的向北奔去,不然若是退軍路上稍有動靜,就是一場大潰敗在等著袁紹,到時候曹軍再銜尾追殺,河北十萬人馬,恐怕不知道能有幾人能渡過黃河,回到冀州。
因此,袁紹作為大軍統帥,他沒有第一時間北還,而是把十萬大軍分作三個批次,次第遣派人馬北還,他則留在官渡和曹軍相持,做起了殿後的工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河北人馬有三四萬之眾北還,第一批次撤走的袁軍安全離去,到了第二批次的袁軍離去的時候,袁紹留下張合、顏良、文醜、逢紀、郭圖等人於官渡同曹操相持殿後,他則跟隨第二批次的人馬北還。
對於袁軍離去的情況,曹軍斥候自是偵知到了,是以曹操也就知曉了。
趁著河北人馬撤離,大軍戰心不穩的時機,曹操調配人馬,大軍出動,銜尾追殺起了袁軍,儘管袁紹留下了張合、顏良、文醜等名將殿後,但在曹操的攻勢下,殿後的袁軍被擊敗,一時間,第三批次北還的袁軍人馬,分崩離析於道路上。
這一仗,曹操險勝一招,贏下了不小的戰果。
“可惜。”
擊退了袁紹,保全了中原的曹操,立身於官渡的袁軍營寨時,他心中不是快意,而是感到萬分的惋惜。
無他,這一戰雖是勝了,但曹操對於戰果並不是十分滿意,他有心留下此間的十萬河北人馬,重傷河北的元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今日他雖是勝了,但隻得殺略俘虜了萬餘袁軍,對於河北來說沒有傷到筋骨,不過是擦破了皮,流了幾滴血而已
。
這樣的戰果,自是不能令曹操滿意。
“可惜。”曹操又是一聲惋惜,河北人馬即是保全大半,隻怕修養數年後,就又將十萬大軍南下,今時今日的大戰,他將要再經曆一次。
可是,下一次,能如這一次一樣擊敗袁軍嗎?曹操捫心自問了一句,對於這個問題,他給不出一個肯定的答複。
這一次能險勝袁軍,許攸可謂是第一等的功臣,沒有許攸歸降,袁軍的屯糧點、守禦烏巢的將領、袁軍的旗號口令,這等機密的內情,曹操無從得知,也就無從下手。
然而下一次,還會有許攸這等的背主之人嗎?
到底是心性堅韌,曹操於心底惋惜了幾聲後,就不再自怨自艾,這不是他的性子,他是遇強則強,不會屈服和彎腰的脾性,是天下數得著的英傑。
著人清理戰場,收刮戰利品的同時,曹操舉目西望,而今那位秦王,當是有所動作了,或者說,關中已經有了舉動,隻是路途遙遠,消息還沒來得及遞給他。
天下紛爭,事情還多著呢!一場大戰過後,曹操雖是感到疲乏,但他也知道現在不是休息的時候,他得在按下官渡的葫蘆後,去按下彆的葫蘆了。
……
當袁紹和曹操在官渡相持日久的時候,原本寧靜的關中悄然運作了起來,一隊隊士卒被聚集,將校們摩拳擦掌,一場大的波瀾將要被掀起。
時間到了十月初,曹操突襲烏巢的三五日前,自關中之地,一支步騎三萬人的軍隊,向河東進發,一支步騎兩萬人的隊伍,向河南郡行進。
兵分兩路,各有良圖。
喜歡季漢劉璋請大家收藏:()季漢劉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