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自幼便善學,曾更是拜師學讀春秋,對於征戰反而並不在乎。
這次其實也隻是趕巧了罷了,但這不代表他對林木的感覺就很好。
林木弑殺世家大族,他早就有所耳聞,如今更是將他伯父與兄弟殺了,這仇恨可大了去了。
即便林木是天子,他也要報此大仇。
更何況這次來守城的可不僅是他。
“李將軍。”
就在這時,一名身穿鎧甲的將領來到了李典身邊。
李典轉頭看向這將軍,言語之中顯得熱絡一些。
“文則何必如此,你我二人以兄弟相稱便是。”
於禁原本是鮑信手下將軍,後來鮑信因為董卓入京,於是鮑信便跑回了泰山郡準備討伐董卓。
結果鮑信降了曹操,鮑信想曹操推薦了於禁,於禁便歸於曹操帳下了。
兩人都是徐州當地的豪族,一人在泰山郡一人在山陽郡,因此互相都熟識。
於禁見李典如此說,便肅道。
“不可,此乃戰場,怎可如此無禮?”
見於禁如此,李典便也不再多說什麼。
於禁帶軍本就嚴肅莊重,在於禁的軍中,極少有人敢不守軍紀,因此於禁所帶的大軍也是極強的。
這次曹操使於禁帶五千人阻攔林木。
因為陳留失守,而許昌說是曹操的老巢,但其實許昌並不大,若是大軍作戰,許昌反而並不是一處好地方。
而且他來許昌這才一年多,許昌其實也根本算不上是他的基本盤。
這次陳留失守,穎川等郡皆在朝廷的兵鋒之下,許昌就更彆說了,因此曹操這才想要前往徐州與朝廷一戰。
若是勝了朝廷,陳留可複,則許昌可遷,但若是敗了,無論是北上冀州以附袁紹,還是南下投奔袁術,都是不錯的選擇。
而且徐州彭城城高池深,當年便是彭城屢次將曹操攔在徐州之外。
要不是陶謙死了,現在曹操還在想要怎麼打彭城呢。
其實大軍作戰便是這樣,未取勝先謀敗,以免陷入絕境。
以自身入險境,換取背水之勢,那不是誰都能玩的,要不然千古以來背水一戰和破釜沉舟也不至於這麼響亮了。
而且這兗州是他的地盤,他可以暢通無阻,但朝廷的大軍可不一樣啊。
層層關卡,道道攔截,絕對可以讓朝廷大軍如陷泥沼不能自拔。
此時在襄邑城外,大軍將襄邑城圍了起來。
如今大軍深入兗州,兗州是曹操的地盤,想要過去就必須要保證後路的暢通,一來是保證後勤物資,二則是避免被殘軍切斷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