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稍稍往前回溯。
黃縣城中,不知何時突然有了一家新開的醫館,名字有點怪,叫做“青囊館”。
青囊何意?一個青色袋子而已。
單從名字上,沒有人能聯想出跟醫有關。
不過這家店外柱子上,又有新奇之處:隻見兩側柱子上各刻有一列漢字,上書:“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
此聯一出,便被時人稱頌不已。
醫者仁心,可見一斑!
不錯,想必讀者姥爺們早就猜到了,這就是夏凡開的醫館!
“老丈,吾並未食言,此醫館便由老丈診病開方所用。吾也不時來此,將吾所知傾囊相授。”
醫館內,二人相對而坐,正是夏凡和老醫師。
這位從巴蜀開始就被夏凡忽悠至青州的老醫師,一路以來不時為軍中之人診病,目的便是想跟夏凡徹底深入的交流一番。奈何夏凡每次都是淺嘗輒止,拋出問題後,就由老醫師自行思索幾天,然後再給出結論。
所以一路下來,實際上並沒有深入交流多少。
“小友,門柱所書道儘了天下醫者畢生追求,極好!”老醫師語帶感慨。他行醫半生,遇到了很多醫德高尚之人,但也見過了很多黑心醫師。夏凡所寫的對聯,真正說進了他的心坎。
“隻是老夫有一事不解,還望小友解惑。”
夏凡眉毛一跳,緊張道:“老丈請問。”
“為何醫館以‘青囊’二字稱之?”
聞言,夏凡長舒一口氣:還好還好,不是問醫學知識。
自己現在掌握的就是初中、高中的生物課程,加上一點現代醫院治療的常識。說一點就少一點,珍貴得很!
在尋到華佗坐鎮之前,眼前這位老醫師得牢牢掉在身邊啊!
隻見夏凡先是佯裝一歎,麵顯悲傷道:“家師華佗,雲遊四方,習得一身醫術,刻於竹簡之上。而這竹簡皆存於一青囊中。故而我等稱之為‘青囊經’。我以青囊為名,便存了心思:若有朝一日,家師聞得此二字,來此相見,使我可侍奉前後、略儘孝道,好生精研醫術!”
說罷,不勝唏噓。
老醫師聞言,也不揭穿。他一路跟隨,早知夏凡誌不在醫,沿途聚攏多方賊人,乃是爭雄天下之輩。但觀其禦下手段,不殘害生民,行事頗具仁人之風,是以他也不排斥,一路相隨。
但說夏凡會“精研醫術”,他是萬萬不會相信的。
“小友哇,老夫提醒一句,稱之為‘經’者,必乃大賢所著,隸屬顯世學派,地位崇高,其餘一家之言,當不起此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