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之前隨手布的閒棋,居然生效了!
熟悉三國的人不可能不知道於禁,這是妥妥的將才啊!而且還是曹魏集團榜上有名的良將!
於禁,字文則,泰山钜平人。官至左將軍,假節鉞。討黃巾,戰張繡,伐袁術,天柱之戰,平昌豨反叛……諸多戰事,皆有其身影,後世將其與張遼、樂進、張合、徐晃並稱為“五子良將”。
他治軍最看重軍紀,戰鬥繳獲所得,從不私藏,為維護軍紀,不惜殺掉自己的舊友,因此深得曹老板器重,是齊名的五人中唯一一個假節鉞之人。
曹老板稱讚他:“雖古名將,何以加之!”
翻譯一下:即使是古代的名將,於禁也勝過他們!)
那麼,何謂假節鉞?
套用廠公那句話,“皇權特許,先斬後奏!”
假節鉞?是古代中國的一種特殊權力標誌,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節的使臣就代表著皇帝親臨,象征皇帝與國家,可行使相應的權力。武將持有“假節鉞”在戰時狀態下可以直接斬殺軍中觸犯軍令的士卒,而不需要請示彙報?。
於禁就獲此殊榮。
在原本的曆史時空下,於禁在黃巾起義期間投奔鮑信麾下,後來歸曹操。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原本這樣一個人物,應該是有一個光鮮體麵的結局的。
隻是,曆史跟我們開了個玩笑——
樊城一戰,關羽封神,於禁抹黑。當時關羽圍困樊城,於禁親率七軍前往救援,卻不料全軍覆沒。
兵敗之後,龐德選擇寧死不降,而於禁卻選擇了……投降!
於禁做出選擇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隻是這還沒有結束:呂蒙白衣渡江,背刺盟友,偷襲江陵後,於禁於是被跟著轉往了江東,孫權也多番示好,拉攏於禁。
再後來,曹丕即位,孫權稱臣,為了緩和同魏國的關係,於禁便被當做禮物,又從孫權處送回了魏國。
曹丕畢竟不是曹操,對於禁惡語相向,最後於禁慚恚而死。
而死後,曹丕也給了一個不好的諡號:厲!
……
夏凡想著記憶中於禁的生平,不由得一時失神。
臧霸在一旁乾著急:於禁還彎腰行禮呢,主公你不應該趁勢誇讚幾句,然後拋出橄欖枝嗎?
黃忠亦是看出了此點,於是佯裝輕咳一聲。
夏凡回過神來,於是趕緊上前一步,親自握住於禁雙手,讚道:“文則快快請起!黃巾散漫,將軍猶可訓練成軍,可見能力非凡。不知治軍之要,將軍可否教我?”
一聲“將軍”喊得於禁通體舒泰,聞言回道:“無他,以身作則,軍紀嚴明爾。”
夏凡歎道:“言簡意賅,知易行難,將軍能身體力行,一以貫之,他日必為一代名將!”
於禁聞言心花怒放,再加上一路來臧霸的洗腦,也沒了投效朝廷的心思,於是乾脆的單膝跪地道:“公子才華蓋世,眼界獨到,心懷大誌。禁雖駑鈍,亦知良禽擇木而棲——今蒙公子看重,願拜為主公!此後執銳前驅,效尺寸之用,非圖虛名,惟慕明主經緯之能耳!”
這番話,往常來說沒有任何毛病。
可從於禁嘴中說出時,夏凡敏銳的發現:裡麵並無忠字!
沒有提及儘忠,沒有強調不背叛。
難道,曆史軌跡改變後,他將來也會有投降他處的可能麼?
喜歡史上最慘三國開局請大家收藏:()史上最慘三國開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