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軍也是大肆彙聚在冀州南部和潁川一帶。
兩大集團即將開始投入幾十萬人,進行血腥的對抗廝殺。
以夏凡的微末實力,在這滔天巨浪之下,不僅難以取得好處,甚至還可能被無情碾軋。
風險跟收益嚴重不符,是以,夏凡前期的各種布局皆迅速收尾,眾人回歸遼東遝氏,笑看風雲。
而黃巾起義也邁入了曆史該有的軌跡。
一開始黃巾軍以“行事迅速官軍無備+人數眾多兵源充足”的優勢,取得了絕對的優勢——
巨鹿郡,安平王劉續和甘陵王劉忠,被起義軍俘虜;
南陽郡,自稱“神上使”的張曼成,在起兵後,連攻二十餘日,終於擊殺南陽郡長褚貢,占據宛城;
汝南郡,汝南太守趙謙於邵陵被黃巾擊敗;
廣陽郡,幽州刺史郭勳及太守劉衛被黃巾斬殺……
總而言之,黃巾形勢一片大好!
越來越多人終於從許久以來的“強漢”夢中清醒,驚恐的發現,社稷有變,或有傾覆之危!
一時人心惶惶。
……
潁川。
避居山中的水鏡先生,望著眼前正讀書沉思的得意弟子,麵有微笑。
“奉孝啊,黃巾猖獗,大漢或亡,你如何看?”
一年的苦學不輟,此時的郭嘉已然從那個機靈的書童,正在轉變為一個深沉的智者。
見司馬徽考較,郭嘉恭敬起身,先是回禮,繼而答道:“恩師在上,依弟子之見,黃巾必敗!”
少年的聲音雖然稚嫩,但卻透露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司馬徽滿意道:“哦?試分析之!”
郭嘉抬頭答道:“奉孝謹言:一曰天命所歸,人心未離。漢室雖衰,然四百載基業猶存,忠臣義士尚存砥柱之心。張角輩以妖妄惑眾,言&34;蒼天已死&34;,然百姓但見太平道符水祝由之術,未見經國濟世之略。朝廷雖暗弱,仍有皇甫嵩、朱儁等宿將持節討逆,州郡豪傑多應王師,此民心未可儘奪也。
翻譯一下:第一,漢室根基尚存,民心未徹底背離。漢朝雖然衰弱,但四百年積累的統治根基仍在,仍有忠臣良將支撐朝局。張角用&34;蒼天已死&34;的迷信口號煽動百姓,但太平道僅靠符水治病、咒語驅邪等手段,缺乏治國安邦的實際策略。朝廷雖腐敗,仍有皇甫嵩、朱儁等名將領兵鎮壓,各地豪強也支持朝廷平叛,可見民心並未完全倒向黃巾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二曰軍略失序,烏合難恃。黃巾聚嘯三十六方,號稱百萬,然部曲不習戰陣,攻城略地如蝗過境,終不能據州連郡以成犄角之勢。如張角兄弟早歿,餘者韓忠、波才輩各擁部曲,號令不通,進退失據。譬如散沙覆水,雖滔天一時,終潰於堤岸。
翻譯一下:第二,軍事組織混亂,缺乏戰略體係。黃巾軍號稱百萬之眾,但隊伍沒有經過正規訓練,作戰如同蝗蟲過境般掠奪,始終無法建立穩固的根據地。如張角三兄弟戰死,韓忠、波才等殘餘勢力各自為戰,指揮係統癱瘓。這種烏合之眾看似聲勢浩大,實則一擊即潰。)
三曰糧秣無繼,困獸難久。彼等起於草莽,劫掠為資,初時裹挾流民如滾雪,然中原久經戰亂,倉廩本虛。及至朝廷堅壁清野,絕其糧道,百萬之眾頓成饑虎。昔钜鹿之圍,人競啖屍;廣宗困守,馬骨為炊,此非天數乎?兵法雲&34;三軍未動,糧草先行&34;,黃巾昧於此道,焉能久持?
翻譯一下:第三,後勤保障崩潰,難以持久作戰。起義軍靠搶劫維持補給,前期裹挾流民迅速擴張,但中原地區本就因戰亂物資匱乏。當朝廷采取&34;堅壁清野&34;策略切斷糧道後,百萬黃巾軍陷入饑餓絕境。巨鹿被圍時出現人吃人慘劇,廣宗守軍甚至煮馬骨充饑,這正是後勤崩潰的惡果。兵法強調&34;糧草先行&34;,而黃巾軍忽視這一點,注定失敗。)”
喜歡史上最慘三國開局請大家收藏:()史上最慘三國開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