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一物二賣
話說公孫度緣何氣憤?
此事還得從“盟約”談起。
當時夏凡誤中公孫度計謀,“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被逼入生死關頭,不得已“以利相誘”,暫時穩住對方。
但卻約好每月低價賣給公孫度五百斤精鹽、一百壇烈酒。
說是低價貿易,本質跟“納貢”無疑。
從盟約簽訂後,到現在已經三個多月了,但是實際上卻還沒有進行過一次“納貢”。
第一個月時,公孫度來信相催——
“賢弟安好!時限已至,貨物未達,心甚憂之,盼速決斷!”
夏凡則回複——
“吾兄在上!甫任縣令,公務纏身,偶有疏遺。即速理之,萬望海涵!”
再過一月,夏凡處依然沒有動靜,公孫度再次來信催促,語氣中已見狠厲——
“夏凡賢弟!遷延經月,豈懷貳心?速發貨物,莫待反目!”
翻譯:姓夏的!你他媽又拖了一個月,是不是有二心了?快快發貨,否則彆怪我翻臉!)
這次回信的是孫邵——
“尊意急迫,小人已悉。然此事非某所能專,主公赴中原未歸。急訊以達,得允即發,望稍待之!”
翻譯:我知道你很著急,但是你先彆急,這事不是我能決定的!我們主公有事去中原了,我會儘快書信聯絡他,隻要主公點頭我就立即返貨,您老人家還是再等等吧!)
如此,再過一月。
第三月,公孫度再度致信,這次直接是通知了——
“三日為期,貨備遝氏城外。逾期不至,名裂身毀,慎之!”
翻譯:三天後,遝氏城外準備好貨物;如果沒有完成,你就等著身敗名裂吧!哼!)
孫邵苦笑道:“好一個霸道之敵!”當即吩咐親信,安排了下去。
當夜,孫邵以聯絡感情為由,召集了遝氏城中幾位豪商宴飲。席間,孫邵特意屏退左右以及屋外耳目,密談甚久,外人不得知也。
唯有偶爾的零星爭吵聲傳出。
三日一晃而過。
這一日清晨,太史慈攜一十人小隊,推著滿載精鹽和烈酒的馬車,行至城外一樹林,便早有一夥人等待接應。
“二位管事,貨已帶到,還請查驗!”太史慈一身盔甲在身,英武逼人。
對麵二位管事,趕緊點頭哈腰回禮,上前清點數目。
片刻後,二人回複道:“太史將軍,數目無誤。來人!”
不一會兒,他們身後便出現了幾輛馬車,“此乃我等支付之糧草!”
太史慈一揮手,手下便前去接過馬車,略作檢驗,便拉回己方。
“交易事了,我等這便回城。未免我等同時入城,惹人懷疑,影響我家大人為官清名,還請兩位管事在此地逗留半個時辰,再返程,如何?”太史慈話中雖是詢問,但那語氣卻冰冷至極,全然不給一絲商量的餘地。
王家管事雖覺奇怪,但也合理:自古官商勾結,最壞名聲。隻能說這新縣令,做事好生謹慎!
多等一會兒也沒什麼,倒不如賣個人情,於是拱手道:“太史將軍所言極是,我等必守此約!”
一旁的杜管事顯然平時作威作福慣了,傲慢出聲道:“慢著!我有一問:為何夏縣令隻要糧草、不要現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