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凡一聽,當代大學生的基本素養——“嘴炮”技能瞬間上線,聞言回懟道:“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
“咦?此句……妙呀!寓意淺白,句式規整,卻不失韻律之美。流螢才子,果然不凡!”一旁的老者忍不住出聲讚道。
能知道流螢之名的,必不是尋常黔首百姓,而且此人點評之間,自有一股大家氣魄,令人心折。
難道這次救下的五萬人中,有什麼不得了的存在?
想到這,夏凡不敢托大,翻身下馬,躬身施禮:“小子夏凡,在此有禮了!不知高人名諱,如何稱呼?”
老者對夏凡的做派很是滿意,眼中噙著笑意微微點頭道:“老夫亦非高人,人稱鄭玄是也!”
夏凡一愣,後世的口頭禪脫口而出:“什麼?老丈便是傳說中的大儒鄭公?!後生晚輩夏凡,拜見鄭公!”
說罷,一揖到地。
鄭玄坦然受了一禮,笑道:“老夫治學數十載,經學一道雖略有薄名,能為流螢才子所知,亦是倍感榮幸!”
夏凡起身正色道:“鄭公此言何其謙遜!小子看來,鄭公乃堪比孔聖之人!”
鄭玄聞言險些一個趔趄摔倒在地,麵色不悅道:“夏公子休要胡言!孔聖開一派儒學,弟子遍布天下,誰人可比肩?”
一旁的張任初聽鄭玄之名時,亦是興奮不已,心道若主公說服此人前往遼東,於大業助力何其之大!
可沒成想,夏凡這句拍馬屁卻拍到馬蹄子上了,反惹鄭玄不快,這如何使得?
正要開口解釋時,卻見夏凡依舊一臉雲淡風輕。
笑話,有三國誌和三國演義的人物資料卡,我的馬屁能落空?
夏凡自信道:“鄭公莫急!小子非是狂言。孔聖出身貴族名門,自小便可受教育;而鄭公出生於鄉間務農之家,生活貧寒,卻不墜青雲之誌,好讀書,九歲便可精通算數,十二歲可講述五經,天縱奇才,若孔聖複生,料想不外如是。”
“咦?夏公子竟對老夫幼時之事知之甚詳?”鄭玄語氣明顯驚訝,但已經沒有此前的怒氣了。
夏凡不作回答,而是繼續講道:“鄭公十六歲時,精通儒學、古典、讖緯、術數、天文,又善文章,稱為神童。雖如此,卻心係學術,不慕權利,屢次不仕,反而遊學四方,師從第五元先、張恭祖、馬融,所學無所不通,已成大師矣。”
這次鄭玄沒有打斷,也沒有出聲,隻是抬頭望天,似是觸動了情懷,追憶往昔求學經曆。
“此後鄭公客耕東萊,一麵種田謀生,一麵傳道,弟子至千人。雖遭黨錮之禍,然鄭公心係學術,卻怡然自得。而今黃巾爆發,乾坤崩亂,無安穩淨土,不得治學,小子鬥膽猜測,鄭公此行,該是往北海避禍吧?”
這個並不難猜。
鄭玄本就是北海人,而且史書記載鄭玄兒子鄭益恩曾在北海孔融麾下出仕,所以這次他們一行人的目的地呼之欲出。
“夏公子莫非亦知經緯方術?竟可測知老夫歸處?”
喜歡史上最慘三國開局請大家收藏:()史上最慘三國開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