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見狀倒是不敢再廢話,急忙彎腰畢恭畢敬的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
朱棣聞言,微微頷首,滿意的說道:“你們跟國公都是朕的功臣,朕是不會忘記的,你們放心。”
“這都是臣子分內的事情,陛下無需如此!”
鄭和急忙恭敬說道。
“好了,你放心便是功是功過是過,我是不會弄錯的。”
朱棣說完看向了一旁的紀綱,眼神冷漠了一分,嗬斥道:“這麼說,你還沒有抓到幕後黑手?”
紀綱聞言心裡暗叫一聲不好,急忙跪在了地上,一臉慚愧的說道:“卑職無能,現在還沒有什麼線索。”
朱棣一聽臉色再度難看了一分,正如徐聞之前所猜測的那樣,下西洋幾乎是朱棣最後的手段了,所以這對他來說是無比重要的事情。
任何人膽敢在下西洋這件事兒上搗亂,那都是要死的。
不誇張的說,就目前大明王朝的情況,如果下西洋失敗,朱棣恐怕隻能對一些豪門動手了。
這幾乎就是飲鴆止渴,豪門的錢財很多,可卻不是那麼容易拿走的。
甚至有些豪門都傳承了幾百年,根深蒂固。
不單單是在朝堂之上,在各行各業都有他們的影子。
如果能夠一舉鎮壓那還好,可如果搞不定,又招惹了這些豪門世家,那可是非常致命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個道理朱棣比任何人都清楚。
上一次之所以能夠光明正大的動了上官家,那是因為徐聞在暗中操作,讓南方的那些豪門世家吃了個啞巴虧。
可同樣,這樣舉動也一定引起了他們的注意,想要讓他們再吃虧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一旦有任何的風吹草動,他們一定會第一時間抱團,讓人無從下手。
所以下西洋也越發的迫在眉睫了。
可現在,他手中最強大的錦衣衛竟然抓不住人,他心中的不爽可想而知?
“紀綱,彆讓朕失望啊!”
朱棣意味深長的盯著紀綱說道。
“是,紀綱一定不會讓陛下失望。”
紀綱神色惶恐的說道,他感受到了危機,一旦朱棣拋棄他,那就是他死的時候。
這些年跟隨朱棣,他得罪了多少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徐聞見狀,急忙上前一步,行禮之後,才看著朱棣說道:“陛下此事不能怪紀綱,微臣也有一定的責任。”
“而且紀大人剛來,什麼都不知道,調查不出來結果也是情有可原,但是紀大人對陛下的忠心,微臣可以保證,絕無二心!”
徐聞斬釘截鐵的說道。
他跟紀綱的關係不錯,紀綱也曾經給他幫了不少忙,不管是在公開場合,還是在私底下,紀綱都把徐聞當成了朋友。
這個時候是最需要有人幫他說話的時候,徐聞怎麼能坐視不理呢?
彆說這麼做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影響,就算是真有什麼影響,他徐聞也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