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我聽說我一個遠房侄子在幫忙修著永樂大典,隻是此人文采一般,不知道他混的怎麼樣了啊?他叫黃炳!”
徐聞一聽愣了一下,隨後冷冷的笑道:“你說的不錯,那黃炳的確是非常一般,沒想到你這老頭到是有自知之明,所以他現在應該是在幫忙端茶倒水吧!這活兒他應該能做的下來!”
老臣子一聽,頓時眼睛一瞪,一臉震驚之色,急忙說道:“什麼?他,他隻是在端茶倒水?”
“要不然呢?沒有才華進不就隻能打雜嗎?你又不是不知道,這永樂大典乃是千古奇書,想要著書的人哪一個不是遠近聞名的才子?就你那草包侄兒能讓他在裡麵端茶倒水都是給足了麵子!”
徐聞神色不屑的冷笑道。
那感覺,仿佛讓對方端茶倒水都是給足了麵子。
這一幕,頓時把老臣氣的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那我的侄子呢?周清子?”
“還有我的侄子,王雨?”
“還有我的侄子……”
眾人紛紛說出了自己的侄子的名字。
徐聞見狀冷冷的笑道:“掃地的,看門的,打雜的,跑腿的……”
幾乎是有問必答。
可卻沒有一個人有合適的事情,甚至連編修抄錄的職位都沒給,隻是讓打雜。
感情他們花了那麼多錢,把人送進去,給自己侄子親人找了個當奴才的活兒?
一時間這些老臣個個氣的吹胡子瞪眼睛啊!
如果這裡不是皇宮,哪怕徐聞的身份是國公,他們今日也一定要理論一下了,這實在是太欺負人了?
徐聞見狀,卻是一臉輕鬆的調侃道:“你們怎麼了?這臉色似乎不太好啊?”
此話一出,眾人差點沒一口老血噴出去。
這要是讓外人知曉了,豈不是要笑話他們沒腦子?
花費重金去買一個當奴才的活兒,這事兒怕是足以讓人嘲笑他們一輩子啊!
“沒事兒!”
半晌後,有人憋屈的吐出了兩個字。
“上朝!”
一眾大臣依次進入大殿之中。
朱棣麵帶一抹笑容,靜靜的盯著眼前的眾人說道:“有本上奏,無本退朝!”
“臣有本要奏!”
一名二品大員直接走了出來,麵色冷漠的說道。
徐聞看了對方一眼冷冷一笑沒有說話,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這老東西跟黃子澄可是至交好友,而且一直在致力於南方官員的升遷。
本來這事兒也無可厚非,畢竟人都有私心,可此時卻一直在重點打擊北方學子,這徐聞可就接受不了了。
你可以對南方好,但是卻不能斷了人家北方學子的仕途。
更不能仗勢欺人,挑起南北兩派的鬥爭,這是徐聞最為厭惡的。
本就多事之秋,還非要在內部拉幫結派,挑起戰爭,這不是沒事兒找事嗎?
大明王朝才過了幾天安穩日子啊?
如果不是這些家夥從中作梗,一直搗亂,朱棣怕是也不需要這麼累了。
不過平時徐聞也懶得處理,今天這老東西要是主動送上門,那可就不能怪他徐聞心狠手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