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他之前所言,作為朋友他已經提醒了已經做到了問心無愧,如果對方真要在作死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他也沒辦法。
第二天,朱棣的聖旨準時送到了國公府跟朱瞻基那裡。
東宮上下歡慶。
徐聞為座上賓。
所有人對於他的到來,都十分的開心。
朱瞻基也已經十三歲,在這個年代,已經算是妥妥的大人,再加上朱高熾跟太子妃的教導,倒也不俗。
特彆是在徐聞麵前的時候,表現的更是可圈可點。
便是見過不少人才的徐聞的,都忍不住點了點頭,麵帶一抹滿意之色,這就是帝王之相,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竟然沒有任何怯場的意思,並且能夠在他這麼一位國公麵前誇誇其談。
很多見地也著實讓徐聞眼前一亮,絕對已經超越了大部分的少年,甚至連他的兒子都沒有辦法跟對方相比,雖然他的兒子也可以稱得上是人中之龍。
最後在太子的主持之下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拜師禮,可見對徐聞的重視程度。
朱高熾跟太子妃顯也非常高興,畢竟現如今的徐聞在朝堂之上,那也是說一不二的存在。朱瞻基能夠成為徐聞的學生,那自然就能夠借助徐聞的力量。
這對於朱瞻基的發展以及人脈的擴張都是十分有用的。
酒過三巡。
徐聞看著朱高熾笑著說道:“你們還沒有去陛下那裡謝恩吧?”
此話一出,朱高熾頓時一巴掌打在了自己的眉頭上,急忙說道:“你瞅瞅太高興了,竟然把這麼重要的事情給忘了,我們現在馬上就過去。”
徐聞點了點頭,笑著說道:“走吧,我這個當老師的跟你們一起過去。”
朱高熾聞言,頓時開心的合不攏嘴,畢竟有徐文跟著朱棣多多少少還是要給他留幾分麵子的,他的壓力也會小很多。
隨後一行人便直接來到了禦書房。
“怎麼今天都來了?”
正在處理事情的朱棣見狀笑著問道。
“公爺說讓我們來叩謝陛下隆恩,所以孫兒就來了,多謝陛下隆恩。”
朱瞻基乖巧的跪在地上磕頭。
朱棣見狀頓時也開心的大笑了起來,心情愉悅的說道:“起來吧。你老師說的對,他可是人中之龍,而且對咱們大明王朝忠心耿耿,可以作為你的心腹,以後多多聽取他的意見。”
“孫兒銘記於心。”
朱瞻基不卑不亢,恭敬的看著朱棣說道。
這種大將風範也讓朱棣的心情十分不錯,扭頭看向了徐聞說道:“皇太孫生長深宮,為使其知稼穡之艱難,命其巡幸北京,你陪同,監造北京城。”
徐聞一聽,頓時就明白了朱棣的意思,這是要培養朱瞻基,讓他體察民情,了解農耕艱辛,培養其愛民之心,當即恭敬的說道:“謹遵陛下旨意。”
“行了,半個月之後出發吧,你也好好的休息休息,免得讓人說我這個當嶽父的不近人情。”
朱棣盯著徐聞,笑著調侃道。
徐聞聞言,頓時有些不自然的笑了笑,也沒有再多說什麼。
朱棣見狀擺了擺手,眾人隻能一起離開。
而錦衣衛的動作也越來越大,紀綱更加賣力地鏟除異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