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地有聲的話語,就好像那位權勢滔天的越國公在自己麵前,指著自己的鼻子在罵。
這一瞬間,堂堂的戰場殺神,朱高煦卻握不住薄薄的一張信紙,讓它從手中滑落。
早就等候在一旁的謀士們,趕緊把信撿起來,幾個腦袋湊在一起查看。
能把漢王都鎮住的犀利文字,他們看後,更是頭皮發麻。
這就是傳說中永樂朝第一權臣的壓迫感嗎?
他們這些人之所以選擇漢王,大多是鬱鬱不得誌,覺得自己才比天高,命比紙薄,所以選擇投靠朱高煦搏一把。
真正的才子,隻需要一封書信,就能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究竟有多菜!
幾人謀士看完後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神中的震驚。
都是漢王府混飯吃的,誰還不清楚誰啊!
就這幾個貨,此刻徹底明白了,大家能聚在一起,可能是廢物之間的同類相吸。
“書房,議事!”
朱高煦意識到自己在屬下麵前丟臉了,一把奪過書信,氣衝衝地走了。
又來了!
謀士們隻能在心裡感歎。
漢王其實哪哪都好,對他們不錯,遇事也願意和他們商量,就是這個脾氣養成了,就改不了。
依舊是熟悉的場景,信件擺中間,大家圍坐邊。
以至於謀士們有種恍惚感,這一幕自己是不是見過。
“說說吧,怎麼辦?越國公已經明確拒絕孤了,這條路走不通。”
這次討論的問題更加機密,書房裡麵的人更少,隻有三個最親密的心腹謀士。
家都安在漢王府內,將身家性命和漢王綁定,與漢王休戚與共,才能參加這個閉門會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四個人圍著這封信,半天擠不出一個屁來。
其實大家心裡都有了一個方案,但誰不想先說出來啊,這種事情他們怎麼好先提?
“趙樹,你說一下。”
沒人出頭,朱高煦隻能點名了。
被點中的謀士看了下左右,一個個裝著看信,不想搭理他。
沒辦法,趙樹隻能硬著頭皮說道:“文的不行,那就隻有來武的了。”
等的就是這句話,天家的兄弟相殘,成功了那叫靖難,不成功就叫作叛亂。
誰先提議,都會被記在小本本上的,日後遭到清算。
當然了,若是成功,日後新皇大封功臣,也算大功一件。
“對的,隻能動用最後的手段。”
拋磚引玉,氣氛一下活躍了起來。
“太子體弱,不會騎馬,進京的唯一手段,就是走漕運,此刻應該進入山東境內了,王爺要下決斷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我記得王爺前段時間不是收編過一股水匪,此時正好能用上。”
“不妥,你能想到的,徐聞會想不到嗎,護送朱高熾的必然是南京精兵,水匪這類烏合之眾,過去隻是送死,還會打草驚蛇,讓他們更加警惕。”
“不用他們,那就更沒人用了,王爺手下強弓硬馬之士眾多,善水戰者幾乎沒有,你說說,還能派誰?”
幾個謀士吵成一鍋粥。
喜歡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請大家收藏:()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