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棱棱!”
一隻信鴿落到了運糧船上,徐華取下了綁在腳上的紙條。
“漢王異動,多加小心!”
自己一路上擔心的事情,終於變成了現實,徐華反而是覺得輕鬆了一些。
千日防賊的感覺太難受了,成天患得患失的,想著敵人過來,但又不想真卷入天家糾紛之中。
現在也好,全力備戰吧!
漢王的所有戰例,徐華都看過,知道對方用兵風格講究一個穩準狠,每次都是用精銳突破敵方的防守薄弱方向。
這次應該也不會例外,應該很快就能和對方交手了。
徐華對身邊的親兵做了個手勢,對方馬上從懷中掏出口哨。
尖銳而有節奏的聲音,穿透了運河,傳達到岸邊。
很快河岸的樹林中,也傳來回應的口哨聲。
親兵這才回報:“暗衛騎兵已經就緒,按照公爺的吩咐,沒有通知錦衣衛。”
徐華點點頭,自己乘坐的這艘戰艦,雖然外觀偽裝成運糧船,但內底實打實是經過兵部和工部改造過的新式內河製式戰艦。
在自家老爹的領導下,大明已經開始了標準化。
由兵部牽頭,工部協作,將大明主要武器都精簡化,規範化。
徐華腳下這艘戰艦,就是這個政策的第一代產物。
本來是打算建好後,沿運河北上,給永樂帝驗收。
現在任務變化,臨時成了要員運輸艦。
了解過這艘船的數據後,徐華可以確定,目前大明內河裡麵,根本就沒有它的對手。
無論是機動性,裝甲,火力,都遠超目前的內河戰艦。
水上目標排除,那需要操心的就隻有水下和岸上了。
因為朱高熾的堅持,整個艦隊一直在趕路,根本沒有停下。
沒什麼水鬼能跟得上這種速度。
徐華推測漢王唯一能下手的敵方就是岸上。
漢王府那幾個臭皮匠都能想到的東西。
家學淵源的徐華,收集過各朝代兵書,包括父親新編的練兵心得都看過,怎麼又會猜不到?
提前聯係了一路護送的暗衛騎兵,以備不時之需,人手嘛還是自家用得順手,安心。
漢王府的兩百騎兵,正拖著虎蹲炮直奔運河。
他們還要確定哪艘是太子的座駕。
這種關鍵時刻,都知道朱高熾出行肯定會更加小心,不會掛出太子監國旗的。
為了讓朱高煦就藩,不管是錢財還是親兵,朱棣都沒有虧待自家兒子。
所以漢王府財政寬裕,在大撒幣之下,山東省地麵的什麼雞鳴狗盜之輩,漢王府都能指揮得動。
他們正麵打仗不行,探聽消息是把好手。
沒過多久,徐華他們這支艦隊就被鎖定了。
無他,這支船隊太反常。
同時也是帶隊的徐華經驗不足。
朝廷雖然在漕運上每年花費巨大,但人心不足蛇吞象。
這些漕丁,船夫想多掙點,難免夾帶私貨,靠個大港,就會下來做生意,反正趕在期限前把糧食或者其他官方貨物送到就行。
唯獨徐華率領的船隊是個例外,一路上規規矩矩的,哪裡都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