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越國公封王一事,眾臣沒有反對的。
徐聞在新皇登基過程中旗幟鮮明地支持,大家都能看得到。
加上他的功勳,已經到封無可封的程度。
唯有封異姓王方能酬功。
再則為人臣者,最高榮譽無非那幾個,青史留名,封侯拜相。
徐聞的功勞實在太大了!
靖難頭號功臣,五朝元老。
數月前洪熙帝就想封他為王。
更何況新皇宣德,還是徐聞一手調教的。
如果有徐聞這個活著的異姓王先例在前麵,那不就證明後來者也能複刻這條道路?
所以大部分臣子都是支持的。
可對於當事者來說,徐聞對於越王的態度是可有可無。
以他現在這個地位,不需要這個異姓王來彰顯這個身份。
至於異姓王所能享受的那些儀仗待遇,他更是不在乎了,當然他也理解朱瞻基的心思。
先皇封了王,如果自己不封,如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而且徐聞這種支持力度,如果不進行封賞,其他朝臣會怎麼看待。
所以徐聞也隻能在心中暗自歎氣,出列跪謝道。
“多謝陛下好意,異姓王之事,如臣答先皇所言,此有違祖製,臣萬不敢受,還請陛下收回旨意。”
老樣子,剛剛得到升遷的徐華,徐謙兩兄弟也都站了出來,和父親共同進退。
這讓大殿上的眾臣,有一種這畫麵我是不是看過的既視感。
幾個月前同樣的場景剛剛發生了一次,這又來?
楊士奇果然也站了出來,支持自己老師。
眾臣恍然,果然還是這一手啊,你們幾位能不能換一下套路?
可現在坐在皇位上的,並不是朱高熾,而是骨子裡倔強的朱瞻基!
朱瞻基打小就對徐聞十分崇拜。
在其內心深處,早已視徐聞為父。
他不允許相父吃一丁點的虧!
如果皇帝想要耍賴,能夠做到什麼程度?
朱瞻基展現了一次。
他起身走下丹陛,看向徐聞:“太師不滿意封王,可是嫌越王太小?那朕現在可封太師為九千歲!”
殿中群臣大驚。
新皇怎麼這話都說出來了?
最哭笑不得當屬徐聞。
這都什麼和什麼啊!
九千歲可不興封啊!
徐聞想到了後世的大太監魏忠賢。
還有太平天國的東王楊秀清。
都沒有好下場。
“臣惶恐!更不敢受九千歲!”
這次徐聞是真拒絕。
“取親王袞袍!”
朱瞻基早有準備,讓內侍太監呈上親王冠冕。
於是眾人就看到了神奇的一幕,年輕的皇帝,親自將親王袞袍披在徐聞身上。
同時還將他頭上的冠冕一並換掉。
“......”
徐聞避無可避,隻能站在那任憑施為。
皇帝都親自操作了,他要是躲了,讓朱瞻基如何自處?
豈不是打臉新皇?
不過,這親王袞袍,還真漂亮!
上麵繡著四團五爪龍,前後各一團正龍,兩肩是行龍,煞是看好!
沒錯,明朝的親王服飾,正是五爪龍!
而非四爪蟒袍。
四爪蟒袍是清朝親王的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