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新疆鎮和河中鎮,是由原來甘肅鎮分拆而成,
有老底子在,交趾鎮幾乎就是重設。
原有駐軍被黎利消滅一部分,潰逃一部分,已然沒有可用之兵。
柳升手上的兵是抽調雲桂衛所的,短時間維穩還行,長時間還是得回國。
於謙隻能從頭開始建立一個邊鎮,他可以說就是交趾鎮的創始者,從人員,編製,裝備,都需要他費心費力。
好在有徐聞的指示,帝國海軍在其中出了很大力。
尤其是裝備方麵,靠著新青衛的人體實驗,研究所的一些裝備開始改良後量產,交趾鎮就是第一個正式用戶。
兵員也好解決,原來交趾和雲桂交界處的那些土司,改土歸流後,也不需要保留那麼多土兵。
這些天然的山地步兵,經過簡單的訓練後,就能在中南半島這種熱帶地形健步如飛。
加之他們中很多人還和柳升共同作戰,擊敗過黎利,於謙用起來也放心。
軍官在徐聞的兵部改革中,就已經大力改革武舉製度。
同時還在朱棣的首肯下,建立了中央軍校,源源不斷培養出來高素質軍官,已經成為各個邊鎮和衛所的搶手貨。
徐聞也正式使用這種陽謀,逐步壓縮衛所世襲兵員的空間,直至全部淘汰裁撤,大明內部根本不需要這麼多衛所。
於謙作為嫡係,交趾鎮被分到了不少畢業生,輔以柳升賣了老臉。
從駐紮部隊中留下來一堆經驗豐富,作風過硬的軍官,整個交趾鎮的架構就搭建成功。
安遠侯看到徐聞和大明海軍如此支持徐謙,自然明白越王想法,所以在支援上也是不遺餘力,能幫上忙的絕對幫。
看到新生的交趾鎮,柳升也不禁有些流口水。
這種兵員軍官素質,還有優良的裝備,輔以他從各種途徑打聽到的消息。
大明即將在很長時間內,保持對南洋諸國的高壓態勢,立功受賞的機會大把啊!
柳升很可惜,和一把年紀的自己沒什麼關係了。
宣德四年。
經過整訓,交趾鎮已經具有初步戰力。
考慮到個人意願以及熱帶戰鬥經驗,最終柳升得償所願,成為第一任總兵。
大明也開始按照既定方針,開始執行下一步策略。
南洋其他國家,並沒有意識到大明戰略上的變化。
畢竟交趾本就是大明所屬,華夏故土,他們有什麼行動都很正常,所以一切行動照舊。
靠交趾最近的就是占城,原來就和黎朝物理意義上地打成一片。
當大明設立交趾後,稍微消停了一點,可是小動作從沒有停過。
在黎利反叛時期,占城國瞅準時機侵占了不少領土。
交趾複設後,黃福耐心和占城交涉,對麵卻當耳邊風。
宣德四年,本該是占城三年一次的朝貢。
到了規定時間,因為怕被責問,占城王索性當了鴕鳥,反正我不去,就沒有這回事。
大明海軍護送禮部官員前往詢問原因,朝貢體係乃是大明確定自己藩屬國的主要方式。
如果他們主動放棄,那就彆怪大明這邊有所舉動。
占城想著自己是大明皇帝所封不征之國,對於這種警告置之不理,甚至對使者百般羞辱,
占城王竟然還想讓大明使者當殿下跪。
禮部官員怒而離席,占城貴族視之為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