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大大方方和其他貴族分享,在他們看來,明朝的商隊就像路邊的野草,哪怕是砍了一茬,也很快會有另一茬。
至於大明王朝?
阿瓦王朝的貴族們可不認為軍隊能夠越過兩國之間的天險,沒看到哪怕是商隊過來,都是九死一生,更彆提大隊人馬了。
被劫殺的商隊中,有人逃出生天,千辛萬苦回到大明,告官懇求官府為自己主持公道。
事關兩國外交,雲南布政使司已經有過瀾滄的經驗,也大致知道上麵的態度了,自然把這件事情,加急呈報京師。
對於中南半島上麵這些小國三天兩頭的作死,大明朝廷也都習慣了。
以前是大家沒關注,可是自從宣德帝和內閣默默地推動南征策略後,這方麵已經成為一個熱點。
稍微有些頭腦,想往上爬的官員將領,都在關注這方麵。
大家都看著了,於謙就是因為處理交趾得當,接任兵部尚書,入閣,那都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現在不過在侍郎位置上熬資曆,柳升更是升為國公。
這不就是給大家指明了一條升官的道路?
關於中南半島諸國的相關信息,也都被一一翻閱出來。
不看不知道,細看這些朝中官員才明白。
這些小國一直都是這樣,嘴上說著稱臣納貢,背地裡則是小動作不斷,全是惡心人的行為。
什麼騷擾邊民,劫殺商隊,吞並邊境土司,這些都是基本操作。
隻是由於大明以前對南疆除了交趾外,都不太重視。
這些情報也都被沒人關注,被壓在兵部各種情報的最底下。
現在遇到這種情況,該采取什麼行動,大家都心知肚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朝堂之上,群情激昂,人聲鼎沸已經有人主動請纓,前去懲戒阿瓦王朝。
這些聲音都被黔國公沐晟壓了下來。
上次平交趾之時,他沐家世代永鎮雲南,居然沒有撈到戰功?
已經讓這位國公爺很不開心了。
這次聽聞阿瓦截殺大明商隊,沐晟知道機會來了,顧不上自己已年過六旬,親自護送證人和情報來到京師。
來了以後,他首先拜訪越王徐聞。
哪怕身在邊陲,黔國公還是很清楚,現在朝中誰說話最管用。
爭取徐聞的支持後,沐晟才在朝堂之上大膽發言。
這次征討阿瓦的任務,務必要交給沐家!
他們為國朝征收西南邊境數十年,現在有惡鄰殺我大明百姓,掠我大明財物,如若沐家不能為國儘忠,懲戒阿瓦,豈不是白費沐家這麼多年的準備?
沐晟黔國公的位置往這一放,能和他說話的人就少了一大半。
再加上他年過六旬,還想著為國出征,老驥伏櫪誌在千裡,就憑借這種精神,如果還有人爭奪,那就有些太不開眼了。
最後還是徐聞站出來,力挺沐晟。
沐家在雲南鎮守這麼多年,對當地環境的了解,根本不是其他人能夠比擬的。
特彆是大明和阿瓦之間的邊境情況,和交趾這邊又不相同。
需要一個熟悉環境的人來統領這次針對阿瓦的軍事行動,沒有人比雲南沐家更合適。
喜歡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請大家收藏:()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