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聞想著省點工夫,於是開門見山道:
“老夫的名字,想必大家都聽過,希望不要有什麼僥幸心理,老實交代,我可以念在你們沒有傷人命,從輕發落!”
他已經是六十多的老頭了,沒時間和精力陪這些年輕人去熬,就看這些人識不識相了。
趙王朱瞻塙這種就是很懂事的,基本有什麼說什麼。
所以徐聞對趙王也算網開一麵,就看宗人府怎麼處理了,估計到最後也是罰俸了事。
對此徐聞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總不能因為彆人逃稅,就把人腦袋給砍了。
而且他從整件事情中,嗅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能夠在這麼快的時間裡麵,把逃稅的煙草鋪到彰德府這種內陸地區,其勢力和行動力可不一般。
以大明現在這種情況,官員們撈點可太正常了,徐聞怕得是更深層次的原因。
彰德府知府是永樂年間的進士,他金榜題名之時,正是徐聞在京師中揮斥方遒,意氣風發的時候。
凡是大明官場上的人,都聽過越王殿下的風采,也知道越王殿下的為人處世。
越王行事,給人開出的條件,第一次往往是最好的。
你最好借坡下驢應下。
誰要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下場會很淒慘。
漢王朱高煦,就是最好的例子。
給臉不要,不僅被削去王爵,現在還被關在宗人府鬥蛐蛐。
“越王殿下饒命,下官什麼都說!”
知府以一個帥氣的滑跪姿勢竄起來,著急忙慌的交代自己的事。
“兩位公子帶著暗衛過來的時候,下官已經交代的清清楚楚,煙草的事情下官確實知情,但是把李家夫婦綁過來,真不是下官的主意啊!”
“這麼大個彰德府,每天這麼多事情,下官忙都忙不過來,這些小事都是下麵直接去弄了,根本不用通知下官......”
交代事情的同時,知府也在喊冤。
“越王殿下明鑒啊!他們送的那些錢,下官可是一點都不敢用啊,全部換成銀子,埋在鄉下的老宅。”
“現在朝廷的俸祿不少,下官自己也沒有多少用錢的地方,可趙王牽得錢,下官哪敢拒絕,隻能把錢拿了。”
“哼!”
徐聞冷哼一聲,懶得搭理這位四品地方官。
又想伸手,又沒有那個膽子。
從自己在彰德府看到的情況來看,這知府能力還行,街麵上基本看不到什麼乞丐,流民之類,普通百姓至少還有笑臉。
徐聞將目光投向了剩下的幾個當地官員。
既然知府說自己沒有具體負責,徐聞不辨真假,那就看接下來幾個人的證言。
有知府打樣,知府衙門的其他屬官,也主打一個事情我知道,錢我也收了,但是詳情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