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震撼,最震撼的,卻不是足利將軍本人,而是其下麵的東軍諸侯。
原本他們還想抱團抵抗,但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猶豫。
有大名開始暗中派人聯絡大明海軍,表示“願意獻糧開城,換自保”。
另一位舊幕府勢力的家老偷偷下令:撤家眷,封金庫,準備跑路。
京都的東軍,出現明顯分裂:
一派堅持“死戰”,多為老將、世家;
一派主張“投降保家”,多為中小藩主、邊境勢力;
還有一批乾脆跑路,帶著家眷逃往關東。
東軍的統一戰線,正在裂解。
此時的室町幕府,處於戰國前夕,幕府統治力低下,許多地方上實力強大的大名,壓根不鳥室町幕府,割據一方。
想要號召他們勤王,幕府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內殿會議,群臣散漫。
殿中坐著數十人,分彆是來自各地的守護、奉行、舊臣與武家代表。
名義上,他們是室町幕府的忠臣;
實際上,大多數人心已飛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幕府將軍的家宰北畠信輔拱手道:“明軍壓境,越王徐聞虎視京都,望各位諸侯協力,儘起藩兵勤王!”
“幕府,願承擔糧草、賞金之半。”
此言一出,堂中一片沉默。
片刻,一位來自播磨的中年武士站出來,不卑不亢道:
“將軍殿下言重了,非是不願勤王,實是……兵難募、錢難籌。”
“我家土地三年未豐,軍倉空虛,怎敢輕言興師?”
“且據聞,明軍火器如雨,數裡皆為死地,貿然出戰,豈不送死?”
有人低聲附和:“確實如此。”
“若是幕府能提前送米萬石、金千貫,或可酌情調兵。”
“還有甲胄、弓矢、火繩槍,也請一並配發。”
“若沒有,則以家族為由,暫難應召……”
坐在正位上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政,一句話沒插得進去。
他的眼皮跳了跳,嘴角抽動一下,終究沒發火。
他知道,這些人說得難聽,卻是真話。
他是“幕府將軍”,可如今的將軍,連自己家的近衛軍都快養不起。
室町幕府早已財政破敗,靠著關東貢銀和幾座寺廟維持開銷。
若想調動諸侯兵馬,不隻是下令那麼簡單。
要給錢;
要給糧;
要送武器;
甚至還要許諾未來的地位、土地、家族承襲。
一位老臣悄聲道:“將軍殿下,如今欲號召諸侯勤王,恐需許下實惠之利……”
“比如……”
“將西山三郡借與大內家,許其兵來京都。”
“答應淺井家,若參戰,準其世襲守護之職。”
“甚至,分割禁中舊地,送給畿內諸侯,以結軍心。”
足利義政捏緊了袖口,片刻之後,緩緩點頭:“允!”
喜歡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請大家收藏:()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