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播徹底結束後,山腳下的路也要開始修繕了。顧甲提著一籃吃食去了柳樹村的黃裡正家。
簡單寒暄幾句後,顧甲和黃裡正說明來意。
聽到修路,黃裡正笑眯了眼,山腳下的路,就在稻田邊,修好了路也方便了村裡人。
黃裡正要求每家出一名青壯工,因為工錢還是三十個大錢一天。這樣確保每家每戶都有錢過年。
本以為今年再無進項的柳樹村人,家家喜形於色。這四裡多的路,不是鋪青石板路,聽黃裡正說,是顧東家家裡的大小姐提議的,說是鋪鵝卵石路。
哎呀!哎喲!真真是見過大場麵的小姐,一個個雞蛋大小的圓溜溜光滑的石頭鋪在路上真真好看。
河裡數不清的小石頭都被挑選出來鋪在路麵,再用砂石填平縫隙。而大些的石頭都做了路邊的石岸。
黃裡正今年臉上的褶子都加深了,每天樂嗬嗬的笑,抄著手,督促著漢子們修好路基、填平路麵、鋪上鵝卵石。
聽顧東家說,每天赤腳踩在鵝卵石上走一走,能舒緩筋脈,活絡血液,比吃山參還有效用。
黃裡正捋著胡須愜意極了,東家果然是大地方來的。見聞見解非柳樹村人能及也!
黃裡正堅信顧東家的話,吩咐小兒子挑幾擔鵝卵石回家,在院子裡鋪一條小路,等明年天氣暖和時也和老婆子一起,每天赤足走一走。
頭腦靈活的漢子,把平整的石頭拉回家,鋪在院子裡,這樣下雨踩在石頭上,鞋子上就不會粘上泥土了。沒有錢買青石板鋪院子,但河裡的石頭多啊!隻要勤快一些,照著東家修的石子路,完全可以學著做。
柳樹村每家每戶都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顧甲帶著女兒去了湖邊小屋,聽女兒規劃進入這山裡的路。同樣鋪鵝卵石石子路,路兩邊用木樁做防護欄。
山腳修一間大院子,明年在湖裡養鵝。鵝毛枕又成了顧念新的執念。
木工坊的李師傅帶著十幾個兒徒在樹上建樹屋。樹屋離地麵兩米高,圍著四棵參天大樹搭建。樹屋最大的也有四個平方,最小的和車廂一樣大。高度一米八左右,屋頂還蓋了青瓦,設計成了飛簷翹角。樹屋裡外都刷了三次桐油,防雨又防蟲。
顧宅和陸宅每人一間,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間。
新建的三間木屋邊又在加蓋木屋,院子擴建,增加房屋,全是以木材為主。這個山莊的修葺讓李師傅大賺一筆,帶著兒徒使出渾身解數,隻要顧老板的千金小姐喜歡就行。
有湖、有紅楓,還有梅林。顧念琢磨著可以建一個度假山莊,不對外開放,僅供自己兩家人用。到了夏天,住到山莊裡消暑,那是真正的逍遙自在啊!
顧甲看著女兒笑得眉眼彎彎,就知道女兒又有了好主意,不覺也唇角勾起。
顧念想起了爬山時,那供遊人賞玩美景時的木質樓梯,完全可以抄襲照搬啊……
父女倆一邊往回走,顧念一邊向爹爹說了自己的構思。
聽到女兒說的登山木台階,顧甲隻覺眼前一亮。平緩的路麵可以建石子路,比較陡峭的地方也可以建木台階,兩邊做好防護欄就行。平坦的山坡上建幾個涼亭,可以下棋、觀景、飲酒、喝茶…
最主要的是隱於山間,圖個清淨!
顧甲肯定了女兒的想法。
念兒能想出來,我就把它變成現實。要生活一輩子的地方,值得花心思去建好。
父女倆邊往茶香園走,邊商談細節。遇到修路的村民,樸實的村民立即恭敬的和東家父女打招呼:“顧東家好!顧大小姐好!”
父女倆微笑著對村民頷首,顧念不時衝打招呼的村民擺擺手。
待父女倆走遠,村民們圍在一起低聲交談:“看到了吧!那就是顧東家家裡的大小姐!長得好又聰明,這修石子路的主意就是大小姐提出來!”
“大小姐是見過大世麵的人!聽說我們用的犁也是大小姐讓改成鐵頭犁的!”
“天爺啊!大小姐沒種過田,怎麼就能想出這麼好的辦法!唉,我家的銀花丫頭…”
“彆說銀花了!我家的杏花還不是一樣,她娘教她繡朵花,幾個月了還沒學會…”
“不比了,不比了!我們比不過東家。孩子怎麼比得過東家的大小姐!”黃定全打斷幾個漢子的交談,“都快乾活去吧!”
眾漢子一哄而散,平路基的平路基,挑石子的挑石子…
這條蜿蜒在山腳下的石子路,在柳樹村的傳播下,附近幾個村的裡正都來參觀過。
短短半年時間,柳樹村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毗鄰柳樹村的向陽村熊裡正眼紅不已。向陽村以前可瞧不起柳樹村了,全村都沒有自己的農田,全靠佃田過活。不成想,佃田的收成比自己辛苦種的收成高多了,自己種了大半年,除去交稅,所剩無幾了…
看到大柳樹下悠閒吃稻草的四頭大青牛,熊裡正眼饞得口水都流出來了,怎麼有這麼好的東家…
唉…熊裡正抄著手,心塞的回家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