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臣工!我考慮了好久!覺得眼下實在不是稱王的好時機!”
“現在懷北戰事未停,鐘吾新得之地未穩,鐘離之戰難以避免,又有宋國前來挑釁,更有齊國虎視眈眈!”
“最後!就是春耕在即!”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需要我與諸位臣工去小心應對!不敢怠慢絲毫!”
“所以!稱王之事!就等秋收之後再說吧!”
“而且!稱王之事!非同小可!許多事情也需要仔細斟酌才行!”
“例如!該定都何處!該以何策立國!該如何應對稱王後的新時局!該行何等律法!該如何設置新的官製軍製,該如何論功行賞!”
“如此種種!千頭萬緒!也需要早做準備才行!”
“特彆是!我懷安王國在立國之前,要先打下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
“要讓天下的諸國們,真正的認可咱們懷南的實力才行!認可我秦浩有稱王的資格才行!”
“所以!諸位臣工!接下來的大半年!咱們可是有的忙了!”
秦浩坐在寶座之上,侃侃而談。
“那麼君上!稱王之事!您可有具體的時間安排?這秋收之後!可也太寬泛了一些啊!”
東方淨遠出班奏問道。
其實他這話也代表了此時朝堂之中,絕大多數人的心聲:
沒有個具體的稱王時間,他們總是覺得有些難以安心。
“唔!那就定在九月中旬吧!”
“那個時候,秋收也基本上完成了!局勢也應該明朗了!正好可以安安心心的舉辦稱王大典!”
“而且,大半年的時間,也足夠咱們做好各種準備的了!”
秦浩一錘定音。
眾人聽了,頓時露出了喜色:
有了準確的日子!那就有盼頭了。
“稱王之事!就先這麼定了!孫興!你們鴻盧寺現在就可以派人去天子那裡上呈請封奏表,去諸王國處送正式的觀禮文書了。”
秦浩吩咐完後,又道:
“後天!我就會率領前銳師及趙國友軍趕往懷北!爭取在數月之內徹底解決懷北之事!”
“諸位留守臣工!請務必看好後方!”
“內要儘快消化鐘吾新得之地,編戶齊民,編練新軍,廣納人材,充實有司!開展春耕,興修道路,大辦產業,安撫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