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就難分好壞。
現如今的懷吳王國,不過是吳國與一堆小諸侯國拚湊而成。
對於懷吳現如今六州四十餘郡三百縣府的兩千萬人來說,在這近十年間,他們的統治者是一茬換了一茬。
在這一茬又一茬的統治者中,秦浩無疑是對廣大底層民眾最好的了,也自然而然的贏得了他們的支持與擁護。
這種支持與擁護,隨著秦浩統治的時間赿久,力度就赿大,而到了現在這種生死存亡之際,更是表現的極為明顯。
懷吳六州中,懷南州是秦浩的發家之地,統治時間最短的縣府也已經有了六年。
在這裡,楚軍與齊軍雖然在初期攻破了許多城池,占領大片的土地,但隨著秦浩的統治機器反應過來後,就開始大規模組織民眾逃離淪陷區,並一直沒有停止。
截止至三月初,整個懷南州就有九成的人口逃入懷吳軍依然控製的城池塢堡之中,隻紿齊楚兩國留下一座座荒無人煙的鄉村與人口稀少的城池。
懷北的情況也差不多,也至少有八成人口逃入懷吳軍控製的城池塢堡之中。
所以懷南懷北兩州的遊擊戰防禦,戰,實際上是以塢堡城池為支撐的。
在這兩個州,雖然大規模的野戰沒有發生,但配合守城戰而發起的小規模的野戰卻一直是持續不斷。
而江北州,雖然慕容玄在此經營數年,但相較於懷水兩岸二州,民眾的支持與信任就差了一些,隻有不到六成的人口逃入懷吳軍控製的城池塢堡。
至於江南三州,情況就更糟糕了,江南州隻有一半,湖東州隻有三成,湖西州更是連一成都不到。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除了底層民眾的支持擁護力度不同之外,也與舊貴族勢力的強弱有關。
懷南州的舊貴族勢力大部分已經被秦浩鏟除,剩餘的小部分中,絕大多數人也成了他的臣服者,並在他的種種改革中獲利,慢慢的變成了他的堅定支持者。
懷北州的情況也差不多,甚至比懷南州更徹底,因為懷北州完全是一點點攻下來的,而不是像懷南州那樣還有不少的郡縣是和平收編的。
而在江南州,因為是由原淮南國部分郡縣與吳地江南諸郡合並而成,其原吳地諸郡可是有著不少首鼠兩端,兩頭下注的舊貴族。
至於江南三州,舊貴族的勢力就更加強大了,其中的騎牆派就更多了。
彆看故吳的舊貴族們在懷吳合一時大喊擁護新君秦浩,可一旦關豹開始強行推行懷安的種種政策,損害到他們的利益時,他們就立刻翻臉,狠狠的咬了秦浩一口。
畢竟,秦浩的種種政策,是在割他們的肉,補償那些他們眼中的賤如塵土的廣大底層民眾。
變奴為民,廢除官職世襲製,改為軍功授官與科舉授官,更是讓他們無法容忍。
於是,許多舊貴族就投靠了楚國乃至赿國。
畢竟,無論是投靠楚國還是越國,他們依然還是能夠做人上人,享有種種特權,擁有眾多的奴隸,擁有無數的財富。
至於秦浩許諾給他們的補償,他們還真是看不上眼。
而吳地的廣大底層民眾,特彆是江南三州的底層民眾,由於巨大的思維慣性,對於秦浩的種種政策也大多是持懷疑態度。
所以,同樣是遊擊戰,懷安故地與吳國故地卻是完全不同。
慕容玄三個月走了六千裡,可謂是險象環生,阻力重重,幾入險境,好容易才拉起了一支隻能搞偷襲無法打野戰的遊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