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七月十五,懷吳各地舉行英靈大祭之後,一個接一個的好消息不斷傳來,似乎是那些逝去的英靈,真的在保佑懷吳:
七月十七,入侵懷南州的齊軍主力數萬人,被十幾萬懷吳軍壓縮進了距離懷水入海口不足五十裡的一座孤城之內。
這座孤城,此時早已沒了什麼懷吳之人,更無什麼糧草補紿,就是一座曾被齊軍屠過的死城!
七月中旬初,因為齊楚兩軍的主動撤離,懷吳軍終於是收複了懷北州全境。
隨後,秦浩抽調又三萬人北上,使得攻宋兵力達到十萬人,另外又抽調三萬人進攻楚國的懷北之地
同時,又抽調十二萬人大舉南下,支援懷南州。
截到到七月末,除了那數萬齊軍困守的那座孤城外,懷南州全境也基本全部收複了。
等到了八月,懷吳軍又從懷南州抽調十萬人,大舉南下,支援江北州,另抽調三萬餘人攻入楚國的懷南之地。支援楚國的奴隸起義軍,使得懷吳軍在楚國懷南地區的兵力達到十幾萬人,其中主力軍數萬人。
八月上旬過半,懷南州那數萬被圍齊軍,在斷糧數天之後,終於是選擇了投降,隨後,又有數萬懷吳軍主力南下,進入江北州。
等到了八月中旬初的時候,江北州也有六成的區域成了安全區。
與此同時,懷吳境外的好消息也是接連不斷:
首先就是宋國戰場。
在趙、魏、齊、懷四國共同攻擊下,至七月下旬過半的時候,宋國最後一支成建製的抵抗力量終於是被消滅了。
宋國宗室的幾位王子與公侯,也是或死或降,再也沒有敢於抵抗到底的了。
也就是在宋國最後一支成建製的抵抗勢力被消滅的前夕,魏王衛竹傳書天下,邀天下諸國使臣齊聚國都安梁,商討罷兵休戰,重歸和平之事。
很快,他的這一邀請就先後得到了趙、懷、秦、齊、楚、燕、赿等國及周天子的回應。
七月末,戰爭雖然還是在進行著,但各國的使節已經馬不停蹄的向安梁城趕去了。
在四國瓜分宋國的過程中,誰也沒有想到,懷吳竟然也分了一杯好大的羹,獲得了一成半的人口與土地。
在齊國戰場,齊國的內亂終於演變成了內戰。
薑氐家那族畢竟是近千年的王族,底蘊深厚,又豈是田氏家族可以輕易所能取代的。
很快,數支打著清君側旗幟的齊軍發動了叛亂。
漸漸的,這些支持薑氏王族的叛軍就達到了數十萬人。
而進攻齊國的趙魏聯軍也很快就放緩了進攻的節奏,很顯然是想來個坐山觀虎鬥。
在楚國戰場,楚軍已經旦幾乎完全被魏軍趕出了懷北之地,就是懷南,也有近十個縣被懷吳軍攻陷。
反倒是其境內的奴隸起義軍,由於大量的楚軍主力被調回了國內,其燎原之勢已經被完全逆轉,甚至開始有了收縮的跡象。
但短時間內,在清江以北,楚軍已經很難再重新對懷吳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了。
此外,秦軍的進攻異常的凶猛,原蜀國故地的九成縣府已經被其攻占。
為了抵禦秦魏兩軍的進攻,鎮壓奴隸起義,進攻懷吳的楚軍不得不大量回援國內,其剩餘的也絕大部分轉為了守勢。
正是在這種形勢下,諸國使者於八月中旬初齊聚魏都安梁,展開了激烈的爭吵,或可稱之為和談。
經過近十天的討價還價,周天子與魏、趙、秦、楚、齊、懷、燕七國達成合約:
一、項涼需自去帝號,仍舊與其他諸王一起繼續尊周天子為天下共主,而周天子也需放棄對直屬周國絕大部分地區的統治權,隻能直接統治洛邑一座孤城,周國原有區域,由秦魏兩國代管,托管區域比例為四比六。
二、將引起兩次諸國大戰的元凶,定為了宋國。
也就是說諸國之所以會參與這兩場諸國大戰,完全是中了宋國的奸計。
因此,其國土與人口也將正式由魏、趙、齊、懷瓜分,分配比例分彆為:五成、兩成、一成半、一成半。
三、趙國需歸還燕國國都,並停止攻燕,同時兩國互換十幾個縣,使得趙國獲得出海口。
四、趙國需歸還大部分攻占齊國的郡縣,隻保留其北部十幾個縣,以用於擴大趙國的出海口。
五、楚國需將全部的懷水以北之地割讓給魏國。
七、楚軍應全部撤出懷吳境內,同樣的,懷吳軍也應全部撤出楚國懷水以南區域,並放棄對奴隸起軍的支持。
八,楚國需將已經被秦軍攻占的原蜀國郡縣全部割讓給秦國。
喜歡小小領主不好惹!惹急眼了爭天下請大家收藏:()小小領主不好惹!惹急眼了爭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